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名师课件: 第四单元 古希腊的石头 (共35张PPT).pptx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名师课件: 第四单元 古希腊的石头 (共35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名师课件: 第四单元 古希腊的石头 (共35张PPT)

古希腊的石头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作者简介 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初为画家,后为“寻根 文学”代表作家。1985年以后,其“文化反思小说” 对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雕花烟斗》《高 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 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与《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地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完成从文艺家向“社会活动家”的角色的转换,被誉为“民间文艺救生员”“民间文化遗产的守望者”。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作品背景 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当欧洲其他地区还处在野蛮状态时,古希腊就较早地进入了文明时代。这一时期的古希腊,同其他文明古国一样,创造了许多蕴含自己民族特色的石雕艺术。作者冯骥才站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里,被那些伟大的雕像照得双眼闪闪发亮,由此深深感触到:那“石头”是文化的使者,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让现代人得以触摸到真实的历史。激动之余,作者饱含深情地写下了此文。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读准字音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写对字形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掌握词语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非同寻常:形容人或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精美绝伦:精致美妙得没有东西可以比得上。 活灵活现:形容描述或模仿的人或事物生动逼真。 了无声息:一点儿声响也没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四、辨析词义 (1)优雅 幽雅 辨析:二者读音相同,都有“雅致”的意思,但意义上各有侧重:“优雅”形容优美雅致,常用于指人的姿态、举止。而“幽雅”指幽静而雅致,常用于指环境。 例句:①一个人的优雅,是来自阅读、人生历练和生活的塑造,是自信、独立和高雅的象征。 ②这套集浓郁的东南亚热带风情、宁静幽雅的和式氛围以及多功能的半办公的居所,深得业主的喜爱。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2)申明 声明 辨析:二者都有“向外界说明”的意思。“申明”表示郑重说明,重在说明,以说服对方。如“申明支票作废”。“声明”表示公开态度或说明真相,重在公开宣布,以让公众知道。 例句:①本县安监局要求经营者在销售烟花爆竹时必须向顾客 申明严禁手持燃放,以免炸伤事件再次发生。 ②日本电解质饮料“宝矿力水特”在北京举行媒体见面会,声明其产品不含“塑化剂”。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3)小心翼翼 战战兢兢 辨析:“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两者差距较大。 例句:①考虑到施救空间十分狭小,以及担心发生二次伤害,消防员不能用镐头和铁锹清土,只能用手小心翼翼地挖土。 ②他战战兢兢地畏缩在墙角处,不吃东西,也不说话,这件事对他造成的伤害实在太大了。 一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一、理理文章思路 二、说说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的作者主要借助“古希腊的石头”展开遐思,从中他既发现了这些石头身上的三种美,又看到了中外文化在这些古文物上的融合,更从希腊人对待古文物的态度和方法,找到了可供我们借鉴的对待古文物的方式,那就是: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才是真正的保护文物。 一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三读•重难探究 【任务一】 了解作品思想内容,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 1.作者为什么喜欢“古希腊的石头”? 提示在作者眼中,“石头”是文化的使者,“石头”(雕塑)反映了古希腊的文明,或者说让冯骥才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秘密”,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现代人得以与这个地方“神交”,可以触摸到真实的历史。 2.从课文来看,作者真正关注的是什么? 提示作者当然不会简单地一门心思地沉醉在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中,他更加关注的是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关心的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并存。所以,站在雅典卫城上,冯骥才有了惊奇的发现,有了对古希腊神像与中国佛像的简单的比较与联想,比较的结果让人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是冯骥才在“古希腊石头”上最为温馨的遐想。 一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