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课件:自读文本1.2张骞 (共18张PPT).pptx

2017-2018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课件:自读文本1.2张骞 (共18张PPT).ppt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课件:自读文本1.2张骞 (共18张PPT)

张 骞大哉长天,丝绸之路!漠北万里,孤烟渺渺。驼铃,声声悠扬。千百年前,“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骞出使西域,班超投笔从戎,甘英达中亚,冯嫽定乌孙。八音合奏,逶迤哉,传奇丝路!绵延千年,福祉遍施沿线。中国造纸术、印刷术,西域胡王锦、龟兹锦、交河金器首饰、古楼兰简牍文书、中亚汗血马、克拉土墩珍贵壁画……丝绸之路开启了亚欧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先河,在世界文明交流的史册上,谱写了一曲曲利益互惠、人文交融、民族团结、友好往来的瑰丽诗篇!丝绸之路,中华之珍藏,历史之壮美,世界之格局!星移斗转。今日丝路,高远依旧,大道依然。而航天、高铁已取代了驼铃、血马,丝绸之路之重却日益彰显。沿线,18个国家,30亿人口,连亚欧交通大动脉,牵两大经济圈。在我国,沿途区域经济、文化更是新潮迭起,余荫绵绵!在全球经济循环、多边贸易、亚欧走廊崛起的世界新格局下,重振丝路辉煌,成为沿线国家、民族的共同心声!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实现民族振兴的共同使命和挑战,需要我们弘扬丝路精神。抓住丝路发展的历史良机,放开全球视野,占领战略高点,用足政策,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城市产业崛起再创伟业。考量着沿线政府、城市、企业决策者的眼光和掌控全局的能力,机遇难得,更是挑战!机遇在前,时不我待。让我们和沿线国家、政府、企业协力,共绘21世纪新丝绸之路的历史宏卷,共铸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辉煌!(选自《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主题活动公告》,有删改)基础导练问题导读一、识记字音二、通假字(1)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乡,通“向”)(2)为发导绎(绎,通“译”)(3)竟不能得月氏要领(要,同“腰”,指衣腰)(4)留岁余,还,并南山(并,通“傍”,靠近)(5)堂邑父故胡人(故,通“固”,本来)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基础导练问题导读五、词类活用六、相关成语不可胜言: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基础导练问题导读1.在司马迁的笔下,张骞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忠贞爱国,为人坚强有毅力,心胸宽大,诚实可信。2.从今天的观点来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张骞这一历史人物?文章中是如何表现这一历史人物的?提示:分析时应该结合文本内容和对于今天的意义等方面加以探讨。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参考答案:张骞作为一个通月氏的使者,他能不畏强暴,忠于职守,以及他那种深入不毛之地、艰苦卓绝的探险精神,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来,无疑是应该受到尊敬的。“留骞十余岁,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一句写他虽然被匈奴扣留,虽然在匈奴生活了十年,虽然在那里娶妻生子,好像是有了一个安逸的家庭生活,但他念念不忘自己是一个汉人,所以对汉朝廷赐予他出使所带的符节一直带在身上。爱国之心,天地可鉴。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十分可贵又可钦佩的。文中说:“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这表明,他时时不忘自己的使命,在匈奴对他防备稍微宽松的时候,他没有沉湎于在匈奴的“幸福”自由的家庭生活,也没有逃回到大汉的国土,而是继续向西到大宛去。这种视使命高于一切的可贵品质,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基础导练问题导读3.张骞的第一次出使成功了没有?联系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评价一下。提示:理解时既要考虑到这次出使的目的,同时还要联系到出使的价值意义。参考答案:他这一次出使没有取得成功。因为大月氏王已经被匈奴杀害,立其太子作了君主。并且他们也降伏了大夏。土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认为远离大汉,也没有报复匈奴的心志,所以他这次出使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这为他第二次出使奠定了基础。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参考译文:张骞是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当过郎官。当时,天子问投降的匈奴人,他们都说匈奴攻打并战胜月氏王,用他的头骨当饮酒的器皿。月氏逃跑了,因而常常怨恨匈奴,只是没有朋友和他们一块去打匈奴。这时汉朝正想攻打匈奴,听到这些说法,于是想派使者去月氏联络。但是去月氏必须经过匈奴,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招,出使月氏,和原来的匈奴奴隶名叫堂邑甘父的一同从陇西出境。经过匈奴时,被匈奴抓到,又移送给单于。单于留住张骞,说:“月氏在我们北边,汉朝怎能派使者前往呢?我们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汉朝能允许我们吗?”扣留张骞十余年,给他娶了妻子,妻子为他生了孩子,但是张骞一直保持着汉朝使者的符节,没有丢失。基础导练问题导读张骞留居匈奴,匈奴对他的看护渐渐宽松,张骞因而得以同他的随从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大宛听说汉朝钱财丰富,本想与汉朝沟通,却未成功。如今见到张骞,心中高兴,便向张骞问道:“你想到哪儿去?”张骞说:“我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阻塞道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导护送我们去月氏。若真能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汉朝赠送给大王的财物是用言语说不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