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5章 工艺仿真工具(DIOS)的优化使用.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 工艺仿真工具(DIOS)的优化使用

下图展示了相同工艺条件下,用5种扩散模型形成的掺杂剖面,从图中可以看出Equilibrium模型和Conventional模型形成的剖面非常接近,而Looselycoupled模型、Semicoupled模型、Pairdiffusion模型形成的剖面非常接近,而且形成的剖面掺杂比前两个模型更均匀。 */38 * 浙大微电子 */38 五种扩散模型的仿真结果对比图 * 浙大微电子 本章内容 网格定义 工艺流程模拟(虚拟制造) 结构操作及保存输出 */38 * 浙大微电子 结构操作主要包括当前结构的左右对称操作以 及上下翻转操作,前者主要是在仿真左右严格对称 的结构时只仿真其中的一半,之后再进行左右对称 操作,形成完整的结构,如后面两张图片所示。后 者主要是在一些特定工艺下需要背部的工艺操作, 这时候需要将整个结构进行上下翻转。 */38 * 浙大微电子 */38 NMOS的右半结构 * 浙大微电子 */38 镜像对称后的整个NMOS结构 * 浙大微电子 */38 * 下图是将前图的结构上下翻转后,再进行背部 离子注入和退火后的仿真结果。 浙大微电子 * */* 浙大微电子 浙大微电子 浙大微电子 第5章 工艺仿真工具(DIOS) 的优化使用 本章内容 网格定义 工艺流程模拟(虚拟制造) 结构操作及保存输出 */38 * 浙大微电子 本章内容 网格定义 工艺流程模拟(虚拟制造) 结构操作及保存输出 */38 * 浙大微电子 整体准则 在离子注入区域、PN结区域、表面区域等电流相对 集中的区域或材料边界区域定义细致的网格以提高精度, 在器件底部(有背部工艺例外)等较为无关紧要的区域定义 粗糙的网格,以减少网格结点数,节省仿真时间。 网格定义 初始网格的建立 仿真过程中网格的优化 */38 * 浙大微电子 初始网格如果建立不好,可能会在后续仿真中逐 渐变差,最后得到的结构和实际相去甚远。 针对N+改进型横向SCR的一个初始网格设置, 语句描述为: Grid(X(0,15.2),Y(-4.0,-1.3,0),NX=15,NY=(4,20)) 当器件结构在同一Y坐标下,X方向上任意一点 所包含的信息完全相同时,DIOS默认用一维仿真, 如图所示。 */38 * 初始网格建立不好 浙大微电子 */38 * 初始网格建立不好 浙大微电子 在STI工艺步骤之后,同一Y坐标下,X方向上任意一点所包含的信息已经不完全相同,DIOS转向二维仿真。产生很多杂乱的三角形网格,如图所示。 */38 * 浙大微电子 */38 * 最后得到的仿真结果如图所示,与实际相去甚远,N+注入区、P+注入区、N阱PN结边界都产生了很多尖角,而且N+注入区和P+注入区的结深都已经超过STI的深度,显然不对,而且这种边界如果导入器件模拟软件中进行仿真,很容易产生不收敛问题。 浙大微电子 要解决上述问题,只要在网格定义之前添加一句关闭一维仿真,对齐网格的语句: Replace(Control(1D=off,ProtectAxisAligned=1)) 如此定义之后,STI工艺完成后的网格如图所示,不再有前面图中杂乱的三角形网格。 */38 * 浙大微电子 */38 * 浙大微电子 采用如下比较粗糙的初始网格设置仿真器件结 构N+_MLSCR: Grid(X(0,15.2), Y(-4.0, 0), nx=2) 仿真结果如图所示,N阱的结深约为1.6 μm。 */38 网格定义得过疏所导致的错误 * 浙大微电子 相同工艺条件下,采用如下比较细致的初始网格设置: Replace(control(1D=off,ProtectAxisAligned=1)) Grid((X(0,7.3,7.9,15.2), Y(-4.0,-1.3, -0.3,0,1.5),NX(10,6,10),NY(4,10,10,3))) 仿真结果如图所示,N阱的结深为1.1μm。 */38 * 浙大微电子 这种现象比较隐蔽,通常会被忽视, 所以在网格定义初始就要有这种意识,从而避免这一种错误。为保险起见,最好在拿到一个新工艺之后,首先用一个足够密的网格跑完整个程序,确定各个关键参数值。之后的器件结构仿真如果出现差别较大的结深,则需要加密网格。 */38 * 浙大微电子 本章内容 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