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合站验收资料参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拌合站验收资料参考

一、混凝土拌和站验收申报表 XXX交通项目 混凝土拌和站验收申请表 申请单位:XXXXXXXXXXXX标项目经理部 搅拌站名称:XXXXXXXXX标拌和站 1 拌和站验收报审表 2 拌和站验收检查表(一) 被检单位: 日期: 3 拌和站验收检查表(二) 被检单位: 日期: 4 拌和站验收检查表(三) 被检单位: 日期: 5 二、混凝土拌和站供应范围和时间 混凝土拌和站供应范围:XXXXXXXXXXXXXXX标范围内所需混凝土(DK ~DK 段范围内的桥梁、路基、沥林站、无碴轨道道床等) 供应时间:混凝土拌和站验收合格至工程完工。 6 三、混凝土拌和站基本情况 混凝土拌和站基本情况 7 搅拌站平面布臵图 8 四、试验工作开展的说明 XXXXXXX标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位XXXXXXXX路混凝土拌合站内,试验室建筑面积共347㎡。 中心试验室拟开展的项目为1、金属钢材常规试验;2、水泥常规试验;3、骨料常规试验;4、混凝土试验;5、砂浆试验;6、土工试验;7、混凝土外加剂常规试验、8粉煤灰常规检测、9、砼耐久性试验,10、路基地基检测。 中心试验室委外检测项目如下: 9 五、相关标准规范 XXXXXXXXXXXX标拌和站 文件清单 10 11 XXXXXXXXXXXXXXX标项目经理部拌和站 文件清单 12 六、搅拌站技术性能参数 混凝土搅拌站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2〓HZS90T混凝土搅拌站 13 七、搅拌站管理制度 7.1.搅拌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7.1.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1)设备的使用应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并上报年度机械操作人员花名册;设备的安全、使用、维修、保管(包括随机工具和资料)工作应落实到人。 (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新购设备工作前,应进行操作培训。 (3)应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并填写设备运转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4)上场设备应按规定喷有设备管理编号,并有安全标识标志。 (5)罐车使用应执行国家有关罐车的规定、标准,按规定路线行驶、操作程序使用、指定地点停放。 (5)设备的保养与磨合期限按厂方规定执行。 (6)应制定设备操作及维修人员的安全规程和设备事故预防的组织、技术措施。 14 (7)设备发生事故后,应按等级类别上报处理,并通报教育。 (8)设备存放的库、棚、场所,应配臵防火设施及器材,并做好防洪、防盗工作。 (9)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 ①选择合法有效的检定机构,严格按要求对搅拌站的仪器设备进行计量检定。 ②我项目部试验室设在搅拌站院内,所有检测设备均已标定合格。并已通过业主、监理相关部门的验收。相关资料见试验室验收资料。 7.1.2.搅拌站设备保养维修及管理 (1)搅拌机维修和保养规定 为了确保搅拌站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搅拌站的生产效率,及时对搅拌机进行维护和保养,特制定如下规定: 1)每次开机前应注意检查: ①各润滑点、减速机是否有足够的润滑油; ②检查各皮带机是否有卡带现象,是否跑偏; ③检查配料门、水泥卸料门、混凝土卸料门与启闭是否灵活可靠; ④检查空压机的气压是否稳定在允许的范围内。 2)每班工作后的保养项目: ①停机后应断开总电源; ②清理搅拌机内杂物和残余料,彻底清洁搅拌机并铲除凝结物; ③各润滑点加注润滑脂,特别是搅拌机轴端密封部位; ④清除各皮带机的杂物及残余料; 15 ⑤冬季应放开水管内的水及三附加管道内的液体; ⑥放干空压机内的气体和积水; ⑦检查搅拌机和衬板的磨损情况,间隔大时应给予调整; ⑧检查螺栓是否牢固。 (2)清洗设备维修和保养规定 1)搅拌站清洗设备的保养必须由专职维护人员进行。 2)由专职人员定期检查清洗设备的运转状况,并对其进行“十字作业”(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 3)保养必须落实到位,以提高清洗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延长清洗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费用。 4)日常作业外尽可能对设备进行调试查看。 5)清洗设备停止工作时,必须由专人负责其电机开关关闭。 7.2.事故分析与处理制度 (1)严格执行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有关规定,按照公司《关于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做好各类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结案工作。 (2)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实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对发生的责任事故,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调查、组织分析和处理。 (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