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4课《春望》《赤壁》.ppt

[中学联盟]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4课《春望》《赤壁》.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24课《春望》《赤壁》

春望 赤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溅( )—— 抵( )—— 搔( )—— 浑( ) —— 胜( )—— 簪( )—— jiàn 溅落 dǐ 值得 sāo 用指甲挠 zān shēng 能够承受 一种束发的首饰 ▲读准下面的字,并理解它的含义 简直 hún 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乱草遍地树木深深。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叹时事,我见花而落泪,与亲人离别之恨,使我闻鸟惊心。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连绵不绝,这时的一封家书真是值千金啊! 经过战乱的煎熬,我的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发簪都插不住了。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用诗中的词回答下列问题 望春,诗人望见什么景物?这景物有什么特点? 是什么原因使春天变得如此的荒凉? 这个原因除给春天带来影响,还给诗人家庭带来什么? 面对这样的景象和遭遇,诗中有哪些词点明了作者的感受? 草木 深 杂草 丛生 阅读理解 国破 ●望春,诗人望见什么景物?这景物有什么特点? 阅读理解 烽 火 草木 深 杂草 丛生 离别 ●这个原因除给春天带来影响,还给诗人家庭带来什么? 阅读理解 烽 火 草木 深 杂草 丛生 离别 忧国思家 ●面对这样的景象和遭遇,诗中有哪些词点明了作者的感受? 1.结构、首联——忧国 颔联——伤时 颈联——念家 尾联— 悲己 2.赏析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由于为国事而感到伤心,为离别而感到遗憾,所以看见美丽的花都禁不住流泪,听到婉转的鸟鸣都惊心; (2).这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用拟人的手法表达感时伤事的感情。 3.赏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战火焚烧连绵三月不断,家书珍贵可抵万两黄金。抒发了诗人对妻儿强烈的思念之情。因为诗句写出了人人心中的想法,很自然的引起共鸣,成为千古名句。 全诗写作者春天望见的长安城的景象。诗歌望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中见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主题探讨 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比较: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动动脑,你就会成功! 1、本诗写了作者听到胜利的消息后怎样的心情? 答:惊喜万分,归心似箭。 2、两诗一悲一喜,但却表达了作者同样的思想感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答:忧国忧民,眷念亲人。 1、假如你在客栈遇到了老朋友——杜甫你会对他说什么? 2、根据老师教的赏析诗歌方法自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写景抒情诗赏析。 ? 作业: 赤 壁 杜牧 上页 下页 返回 朗读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上页 下页 返回 jǐ 按课本注释自学,解释加红色词语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上页 下页 返回 古代兵器 锈蚀 磨光洗净 拿起 给 台名,曹操所建,故址在现在河北临漳 东吴美女,分别是孙策、周瑜之妻 关于“戟” 上页 下页 返回 译意: 断戟沉入沙中,未曾锈蚀, 亲自拿起磨洗,认出是三国遗物。 东风如果不给周瑜方便, 恐怕二乔早已被锁在深深的铜雀台中。 上页 下页 返回 本诗由什么引发议论和感慨? 由“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引发。 针对 “折戟”,诗人抒发什么感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上页 下页 返回 “周郎”是谁?“东风不与周郎便”指什么历史事件? “周郎”指周瑜。 “东风”句指赤壁之战时周瑜借东风用火攻大败曹兵。 上页 下页 返回 “铜雀春深锁二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