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民声学校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5短文两篇《不求甚解》
拓展积累 古往今来,名人学者留下了许多有趣的读书轶事。你能列举几个吗? 1、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后用韦编三绝比喻读书勤奋。 2、列宁读书趣闻 : 列宁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 名人读书的趣事: 3.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4.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5、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6、(汉朝孙敬)头悬梁(战国苏秦)锥刺股、(晋代车胤)囊萤(晋代孙康)映雪、(汉代匡衡)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的故事。 ……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几 种 读 书 方 法 1、品读法。 2、摘读法。 3、圈点法。 4、析读法。 5、寻读法。 6、助读法。 品 读 法 品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章的某一点深入下去,这里的“一点”必须是文章的神韵所在。如《春》、《围城》的语言美;《炊烟》的人 情美等。 助 读 法 助读法,就是利用书、报光盘、磁带上的精美的文章来帮助我们阅读理解作品的一种方法,如配乐诗,电视散文等。 摘读法、圈点法 把读书过程中精彩的文章、片段、句子等加以摘录、圈点。包括笔记摘录,电脑下载,圈点划线、评注等。如毛泽东圈点《水浒传》等。 析 读 法 析读法,就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词、句子、修辞、情感基调、意境等进行品析。这种读书法过去老师上课经常教。带有研究性质。 结束语: 热爱读书吧! 知识就是力量! * * * * * * * * * * * * * * * 《不求甚解》 —— 马南邨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 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鲁迅的“随便翻翻” 一广泛的浏览式的读书方法。 鲁迅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拿来翻一下,或看序目,或读几页内容,不费力,不劳神,往往在非看不可的书籍觉得疲劳后,拿来消遣。 诸葛亮的读书方法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好 读 书 不 求 甚 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陶渊明 不求甚解 马南邨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并识记理解文中的字词。 了解“不求甚解”的出处及含义,并学习驳论文的特点及写作方法。 学习作者深入的分析,从而培养起“好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 、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福州人。 1961年在《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又与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因面对现实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 第一部分(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 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第二部分(2-8):摆事实,讲道理,具体阐述“不求甚解”。 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7《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4植树的牧羊人1教案.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17《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2.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2整式的加减(二).ppt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5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课时教案.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4植树的牧羊人2 教案.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5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二课时教案.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人教版2016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2教案.doc
- [中学联盟]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2 整式的加减(一).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