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教版教案:第三专题 六国论3
教案
科目: 主备人: 备课日期:
课 题 《六国论》 第 课时 计划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来源:学|科|网Z|X|X|K]
2.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 教学流程\内容\板书 关键点拨
加工润色 【教学流程】
一、研习新课内容
本文一共6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1、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本文论点:六国破灭的原因在于赂秦。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证。
2、第二部分(第3, 4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的情况。论证“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以齐、燕、赵三国“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灭亡的情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
3、第三部分(第5,6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申明“为国者”应当吸收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灭亡的历史教训,并力却敌。告诫北宋统治者勿重蹈复辙。
二、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5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6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4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6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来源:学科网]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6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三、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小结
苏询《六国论》行文纵横悠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作者很注意气势的营造,追求一气呵成、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课件:第二单元4《蜀道难》2.ppt
-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2.ppt
-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一单元2《故都的秋》1.ppt
-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件: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1.ppt
- [中学联盟]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星岛湖乡总江初级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25、加减消元法课件.ppt
- [中学联盟]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课件:第二单元4《蜀道难》1.ppt
- [中学联盟]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星岛湖乡总江初级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31、方案设计和方程组课件.ppt
- [中学联盟]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星岛湖乡总江初级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复习课件.ppt
- [中学联盟]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星岛湖乡总江初级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24、代入消元法课件.ppt
- [中学联盟]广西北海市合浦县星岛湖乡总江初级中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26、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ppt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课件 Unit 3 第2课时SectionA(3a—3d).pptx
- 2025年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4秋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课件 2.3.3 近似数.pptx
- 2024年秋新青岛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4.3 去括号 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实践 制作水油沙漏.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单元 第1课时 10的再认识.pptx
- 2024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三章代数式章末小结课.pptx
- 2025年新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 2024年秋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代数式章末小结课.pptx
最近下载
-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措施(修).doc VIP
- 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部分试题.pdf VIP
-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pptx VIP
- 第6单元 美丽乡村—我学会了吗 (课件)2025-2026学年度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2G101-1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pdf VIP
- 《古希腊哲学思想及其影响:大学西方文化教案》.doc VIP
- 山东-造价文件汇编.pdf VIP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攻略 [2].doc VIP
- 主题活动——1200张纸有多厚(课件)2025-2026学年度青岛版(六三)数学三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