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6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 (共41张PPT).ppt

【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6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 (共41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整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2016部编版)第6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课件 (共41张PPT)

寓 言 四 则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锋利。 它的特点是具有劝谕性和讽谏性。 赫耳墨斯 和 雕像者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用这些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赫耳墨斯 赫耳墨斯是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 他穿有带飞翅的凉鞋,手持魔杖,能像思想一样敏捷地飞来飞去,故成为宙斯的传旨者和信使。 他是宙斯与迈亚之子,是商人和贸易的保护神。 文中人物介绍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学习指导一: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来到人间:“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赫耳墨斯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问价: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 的自负。 学习指导二: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赫耳墨斯 问宙斯雕像 问赫拉雕像 问自己雕像 一个银元 还要贵一点 算添头重视 雕像者 (爱慕虚荣) (不被别人重视) 学习指导三:阅读课文,体会人神对话,从中分析赫耳墨斯的性格。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学习指导四:思考问题 第三问:他觉得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 显得很狂妄。     第一问:探询 第二问:“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     心态。 寓意: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却不被别人重视的人。 学习指导五:阅读课文,本文通过这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寓意) 蚊子 和 狮子 尊敬的狮子大王:  我想向您讨教武艺,请于明日上午九时到动物王国的森林广场,一决高低,不知肯否赏脸?               无名之辈:蚊子 猴年马月犬日 学习指导一:阅读课文,思考: 1.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 2.蚊子为什么会败给蜘蛛? 3.本则寓言的寓意? 1、(问题1、2)归纳总结蚊子两次战斗胜败原因。 冲、咬 扬长避短 胜 狮子: 吹、唱 骄傲自满 败 蜘蛛: 骄兵必败 蚊子: 蚊子: 抓 粘 寓意: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     忘形的人。 2、(问题3)本则寓言的寓意。 1、蚊子两次“吹着喇叭”,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是进军的号角,充满了自信。 第二次:是得胜后的欢庆,表现了骄傲。 学习指导二:阅读课文,思考: 2、蚊子在蛛网上叹息,是否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从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不料”。蚊子把失败归于不小心落入蛛网,说明它至死不悟。 学习指导三:阅读课文,思考: 《吕氏春秋》 作品介绍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先秦杂家代表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六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释题 穿井得一人 挖掘、开凿 等到 翻译1 宋之  丁氏,家无井而  出溉  汲, 常一人居外。    及 其家穿井,告人曰: “吾穿井得一人。” 的 表顺接 浇灌 他 告诉 住 宋国的姓丁的人家, 姓 汲水,从下往上打水 家中没有井(需要)出门打水浇灌(田地), 经常 常常(有)一个在住在外面。 等到他家挖井(成功), 告诉别人说: 我们挖井得到一个人。 “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听到 谈论 使听见 向、对 翻译2 有闻而传   之    者, 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  道  之,  闻 之  于宋君。 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 传播 得到,这里指“发现” 这件事 这件事 ……的人 有听到    这话    传播的人, 说:“丁家挖井发现一个人。” 国都的人 国都的人(都)谈论这件事, (有人)向宋君(报告),使(他)听见这件事。 宋君令人问之 于丁氏。丁氏对曰: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向 这件事 回答 使唤 在 翻译3 派遣 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 丁家回答说: 得到一个人的使唤。 节省一个人的劳力。 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 求  闻   之  若 此, 不若无闻也。 定语后置标志 这样 寻求 不如 消息 翻译4 像 像这样寻求到的消息, 不如没有消息。 没有消息 课文解读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 节省 2. 产生误传的关键一句是什么?为什么? 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