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典故看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2004年 】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an.2001
第 19卷 第 1期 JournalofW einanTeachersCollege VO1.19 NO
从典故看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
王 琪
(浙江大学 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典故记载 了古代隐士们 的生活和追求 ,辩证地认识和评价隐士文
化对于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 的多样性有一定的意义,对于指导今人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
关键词:典故;隐士文化 ;自我意识 道家思想;玄学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lOO9—5l28(2004)01一OO6O—O4
AncientChineseHermitCulturePerceivedfrom ClassicalAllusions
WANGQi
(ResearchCenteroftheHistoryofChineseLanguage。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8,China)
Abstract:Hermitcultureisacomponent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Sinceclassicalallusionsrecordedthelifeand
pursuitofthehermits,theycanshedlightontheunderstandingofthe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throughthedialecticac—
quaintanceandevaluationofhermitculture.Moreover,theyareofgreatbenefitsforthepeopleofpresentagetOadjust
theiroutlookandvalueson life.
KeyWords:classicalallusions;hermitculture;self—awareness;Taoistthought;metaphysics
典故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反映。中国典故丰富多彩,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各个方面 ,其
中表现隐士阶层的物质生活和价值取向的典故相 当突出。汇集综合 、分析 比较这类典故有助于全面了解隐
士形成的原因、隐士文化的特点,有助于充分认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 ,有助于正视人生。
《说文解字》;“隐,蔽也。从阜……”徐灏注:“隐之本义盖谓隔阜不相见,引申为凡隐蔽之称。”依此说 .
“隐”之本义当与山有关 ,后 引申为隐蔽 、隐藏 ,再引申为归隐、隐居。隐居者,又称隐君子、隐士 ,属于古代社
会 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虽然饱有才学、出类拔萃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隐居乡野 ,与青 山结缘,与绿水为
伴,不出仕 ,不求功名。其归隐原因、生存方式、生活情趣、人生价值观等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一
类特殊的文化现象。它经历 了产生、发展、高潮和衰落四个阶段,是历史的产物,是 民族文化 、哲学思潮和宗
教影响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隐士文化 。
隐士文化可以追溯到春秋中期以前 。远古尧时,“巢父隐居”[】](以下典故条 目皆源于此书。巢父在树
上筑巢而居,与世隔绝),“许由洗耳”(尧派使者请许由接管天下,许由操守清高,“以使者言为不善,乃临河
洗耳”),并在箕山上 “一瓢挂树”以饮水。在尚无任何抽象的意识形态存在的远古时代 ,隐士们 “采山饮河.
所以养性 ,非以求禄位也;发放优游,所以安 己不惧 ,非 以贪天下也”E13。这种不以功名利禄为己累、而以修
身养性为本务的人生态度是非常朴素的.虽然它在初期只代表个人的爱好和追求 ,但其社会意义以及对后
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商末周初有 “夷齐采薇”(孤竹君之子伯夷 、叔齐不愿继承君位而投奔周武王.武王
灭商建周后 ,二人义不食周粟 ,隐居首阳山,“与麋鹿游”,采薇菜为食,直至饿死);春秋时期晋 国 “介推焚
死”(.fl-子推追随公子重耳历尽艰难 ,未被封赏,因不愿邀功而隐居介山。晋文公恳请其出山不得,便命焚山
激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傅雷翻译观解读.ppt
- 2012中考说明.doc
- 第4次监理例会纪要.doc
- al-bdxa2年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真题.doc
- 民族团结就是力量__共同营造和谐校园.doc
- 第四章 類與對象.ppt
- 改作风第三阶段总结.doc
- 债的概述(民法光盘).doc
- 白城烟风系统.ppt
- 文明城市创建宣传资料.doc
- 2025至2030环保监测设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报告.docx
- 2025至2030玻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2025至2030环保监测设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对医疗器械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市场反垄断监管动态与合规经营策略分析.docx
- 2025年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对行业监管效能的改进分析.docx
- 2025年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对行业产业链布局的影响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对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门槛的调整分析.docx
- 2025年医疗器械注册审批制度改革对行业法规遵循度提升策略研究.docx
-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风格迁移在智能监控图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