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生录取问题-同济大学数学系
研究生录取问题
1 问题的重述
某学校M系计划招收10名计划内研究生,依照有关规定由初试上线的前15名学生参加复试,专家组由8位专家组成。在复试过程中,要求每位专家对每个参加复试学生的以上5个方面(即灵活性,创造性,知识面,表达力,外语)都给出一个等级评分,从高到低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
该系现有10名导师拟招收研究生,分为四个研究方向。导师的研究方向、专业学术水平(发表论文数、论文检索数、编(译)著作数、科研项目数),以及对学生的期望要求。在这里导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都是公开的。要解决的问题是:
(1) 首先,综合考虑学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等因素,帮助主管部门确定10名研究生的录取名单。然后,要求被录取的10名研究生与10名导师之间做双向选择,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意愿、导师的基本情况和导师对学生的期望要求来选择导师;导师根据学生所报专业志愿、专家组对学生专长的评价和自己对学生的期望要求等来选择学生。要求给出一种10名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最佳双向选择方案(并不要求一名导师只带一名研究生),使师生双方的满意度最大。
(2) 根据上面已录取的10名研究生的专业志愿,如果每一位导师只能带一名研究生,给出一种10名导师与10名研究生双向选择的最佳方案,使得师生双方尽量都满意。
(3) 由十位导师根据初试的成绩及专家组的面试评价和他们自己对学生的要求条件录取研究生,求10名研究生的新录取方案。为简化问题,假设没有申报专业志愿,给出这10名研究生各申报一名导师的策略和导师各选择一名研究生的策略。相互选中的即为确定;对于剩下的导师和学生,再按上述办法进行双向选择,直至确定出每一名导师带一名研究生的方案,使师生都尽量满意。
(4) 学校在确定研究生导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申报志愿情况。为此,学校要求根据10名导师和15名学生的综合情况选择5名导师招收研究生,再让这5名导师在15名学生中择优录取10名研究生。据此给出一种导师和研究生的选择(录取)方案,以及每一名导师带2名研究生的双向选择最佳策略。
(5) 设计一种更能体现“双向选择”的研究生录取方案,提供给主管部门参考,并说明方案的优越性。
2 问题的假设
⑴专家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
⑵各项评价指标在评判中地位是平等的;
⑶导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完全公开的;
⑷不考虑调剂。
3 符号说明
位学生的初试成绩;
初试成绩的权重;
第项素质(1是灵活性,2是创造性,3是知识面,4是表达力,5是外语);
第位专家对第位学生的第项素质的评价所对应的分值;
第位学生的第项素质的成绩;
第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成绩;
复试成绩的权重;
第项素质的权重;
第位导师对第项素质要求的权重;
第位学生的总成绩;
4 问题一的讨论
4.1 专家评判的量化
专家对各个学生的素质的评判集V={A,B,C,D}={很好,比较好,一般,差},其中A,B,C,D分别表示很好,比较好,一般,差。由于每个专家对任何一个学生的评判都是公正客观的,所以可以认为被评为同一级别的学生的分值是一样的,无差别的,将评判集的等级用1分制数量化[1],遵照A,D差别显著的原则,A,B,C,D分别取1,0.75,0.5,0.25,于是评判集V=(1, 0.75, 0.5, 0.25)。
4.2 研究生的录取和双向选择
4.2.1 研究生录取
⑴ 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由于复试成绩是1分制的,为了计算初试和复试成绩之和,需要将初试成绩转化成1分制的情况。在初试中,满分是500分,那么1分制下的第位学生的初试成绩就可以表示为
其中为第位学生的原始初试成绩。
复试中,各个专家的评判是等权重的,第位学生的第项素质的分数为
=
其中是第位专家对第位学生的第项素质的评价所对应的分值,{1,0.75,0.5,0.25}。于是,第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成绩为
=
项素质的权重,而且满足
1分制下,第位学生的总成绩是
=+
=+
然后将15个学生的总成绩从大到小排序,取前10名,即为录取的研究生。
模型的求解
,=0.3,=0.2(=1,2,3,4,5),是已知的,可以从评判集中得到。利用上面的模型,求出15名学生的总成绩分别为(见表一):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学生6 学生7 成绩 0.84115 0.83462 0.79013 0.77518 0.77943 0.75835 0.74338 学生8 学生9 学生10 学生11 学生12 学生13 学生14 学生15 0.75793 0.76263 0.71295 0.7303 0.76455 0.7215 0.71495 0.7384 表一:总成绩
从表一可以看出研究生的录取名单是成绩在前10名的学生,依次是:学生
1,2,3,5,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结成像特点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像.ppt
- 小学课堂学习设计及实施的研究-新黄浦学校.doc
- 校园植物认识-枫树国小.ppt
- 心理学概论‘心智奥秘’的科学研究.ppt
- 忻城公建民营幼儿园竞租公告.doc
- 新851井井口装置受损情况分析研究-天然气工业.pdf
- 姓名-深圳大学土木工程教学中心.doc
- 性^向变动特性的数n`a-杭州电子科技大学.pdf
- 性研究-西城区疾控中心.ppt
- 学生组caxa制造工程师学生autocad技能竞赛规程.doc
- 注册验船师高频真题题库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高频题库带解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试必备资料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精选题库带分析2025.docx
- 注册验船师考前冲刺必刷题附答案2025.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0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检测)(原卷版) .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3讲 生物技术与工程(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