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2-5新中国现代化的曲折探索(1949—1976年).ppt.pptVIP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2-5新中国现代化的曲折探索(1949—1976年).ppt.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件2-5新中国现代化的曲折探索(1949—1976年).ppt

第5讲 新中国现代化的曲折探索(1949—1976年) 专 题 点 拨 1.多元史观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革命史观: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近(现)代化史观: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进一步推动中国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4)全球史观:继十月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后最重大事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5)社会史观:带来婚葬习俗的改革,促进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例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问题: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 【解析】 本题引入史学研究考查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从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解读近代中国重大历史事件,在此基础上从民主革命、现代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作答。 【答案】 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①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②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③思想文化: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 2.近代以来国际格局的演变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1)近代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使中国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在外交上处于被动的屈辱地位。 (2)新中国成立初期,鉴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3)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苏争霸的态势互换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中国调整对外政策,先后同日本、美国建立了正常的友好关系。 (4)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中国出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采取“全方位”不结盟的无敌国外交政策。 例2 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问题: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解析】 本题以中法关系切入考查世界政治格局和新中国的对外关系。第(1)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信息“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材料二信息“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作答。 【答案】 论述: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新胜利。在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下,与不结盟运动等一起,冲破冷战坚冰(使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受到撼动)。中法都是大国,都有灿烂的文明。两国建交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国际事务只有中国参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3.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变更生产关系) (2)农业合作化:把土地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变更生产关系) (3)人民公社化运动:把高级合作社形式提升为更大规模的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挫伤了农民积极性。(调整生产关系)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调动农民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调整生产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