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必修一学案
新密市实验高中学习导航(一)
第一单元第一课《沁园春·长沙》
【使用说明】
1、认真阅读本学案内容,预习自主学习的习题。
2、教师可根据学案内容,自行调整。
【学习目标】
1、分析并鉴赏本词的艺术特色。
2、品味鉴赏本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色。
【自主学习】
一、补充知识(学法指导:使用圈点勾画法,标注并记忆重点知识)
1、词的基础知识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是中国古代诗体的一种,亦称宋词、曲子词、诗余、长短句。始于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一开始伴曲而唱,所以写词又称作填词、倚声。后来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门专门的诗歌艺术。
词的分类: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照创作风格分,可分为豪放和婉约两个流派,豪放派气势雄浑,意境开阔,充满豪情壮志,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代表诗人有柳永、李清照。
2、意象与意境
“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即融合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的创造不是由作者一个人来完成的,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作者营造出艺术氛围,读者感受这种艺术氛围,当二者融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意象与意境。
3、创作背景
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事件,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学法指导:反复诵读,疏通大意,分析鉴赏)
1、疏通字词(把相关内容批注在课本上)
2、解释词义
舸:————————————————————————
怅:————————————————————————
寥廓:————————————————————————
峥嵘:————————————————————————
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诵读技巧:注意重读、停顿、升降调、连续、延长音。
4、词的上阙出现了哪些意象?作者分别使用了哪些词语来修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词的下阙回忆了哪些事情?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1、这首词的上阙景物描写主要用了哪些方法?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和其他写秋景的古典诗词比较,这首词描绘的意境有何特别之处?和古人悲秋的风格是否相同?
【当堂检测】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这首诗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2、默写《沁园春?长沙》这首词。
【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及疑惑:
新密市实验高中学习导航(一)
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
《雨巷》
【学习目标】
1、积累相关文学常识和基础知识。
2、整体感知诗歌,体会主要意象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情感。
3、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学习重难点】
1、反复朗诵,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整体感知诗歌,体会主要意象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情感。
【自主学习】
一、补充知识(学法指导:使用圈点勾画法,标注并记忆重点知识)
作者简介:戴望舒:浙江杭县人,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领袖,被称为“雨巷诗人”。 著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二、 基础积累(要求:给课本上的生字注音后,完成下列题目,根据拼音写出词语并释义)
páng bó ( ):
jì liáo ( ):
chì chù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