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材料凝固.jsp
第一节 纯金属的结晶 一、结晶的热力学条件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物质遵循能量最小原理,即物质总是自发地向着能量降低的方向转化。 图给出了在等压条件下液、固态金属的自由能与温度的关系曲线,无论是液体还是晶体,其自由能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两者斜率不同,液相的斜率大于固相,两曲线交点的温度T0为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即熔点。这时液、固两相的自由能相等,液、固两相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两相可以长期共存。 2.晶核的形成方式 晶核的形成方式有两种,即自发形核和非自发形核。 (1)自发形核:晶核完全是由液体中瞬时短程有序的原子团形成。又称均匀形核。 (2)非自发形 :晶核依靠 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或容器壁形核。 又称非均匀形核。 人工晶核:在金属的结晶过程,人工加入非自发晶核物质。 当过冷液体(处于T0以下未发生结 晶的液体)中形成晶胚时,一方面体系的体积自由能要降低,另一方面,由于晶胚产生了新界面,增加了界面自由 能。体系自由能总的变化△ G总是上述两项能量之和。 △ G总随晶胚半径r的增加而存在极大值△ G*,如图所示,该极大值即为形核时需克服的能垒,极大值所对应的r值即为临界晶核半径 rc。只有rrc的晶胚才称为晶核,此时,随晶核长大, △ G总下降。 在实际结晶过程中,自发形核和非自发形核是同时存在的,但以非自发形核方式发生结晶为普遍。 3.晶核的长大方式—树枝状 4、多晶体 金属液体中晶核的形成先后不一,长大的条件也不同,因而形成的晶粒大小、形状和位向各不相同,晶粒之间最后形成过渡的界面成为晶界,晶界把晶粒连结组成多晶体,最后结晶的晶界原子呈不太规则的过渡排列,晶界对金属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三、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 第二节 合金的结晶 1、合金结晶的组织: 不同成分的合金,在高温液态时通常为均匀的单相熔液。而在冷却结晶后,可形成单相的固溶体组织、金属化合物组织、几种固溶体、固溶体和化合物组成的多相组织。并且随温度等条件变化,组成相还会变化。一定成分的合金在一定温度究竟形成什么组织,通常可由合金相图来确定。 2、合金相图:(又称合金状态图或合金平衡图) 以温度和成分作为独立变量,表示合金系中各合金在极其缓慢的冷却条件下结晶过程的简明图解。 既表示平衡条件下合金成分、温度和组织状态之间的关系图形。 3、合金相图的作用:根据相图可以知道不同成分的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相组织状态,温度变化时可能发生的转变。还可根据组织状态估测合金的性能,作为制订铸造、锻压、焊接和热处理等热加工工艺的主要依据。 一、 二元相图的建立 二元相图是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在以温度为纵坐标,材料成分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绘制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热分析法。 1、二元相图的建立步骤: ①配制系列不同成分合金; ②分别作出其冷却曲线; ③在相应曲线上分别找出其上、下拐点; ④把这些特性点分别在以温度为纵坐标、成分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标出; ⑤把相同意义的特性点连成线(特性线)。 2、配制系列不同成分合金 3、热 分 析 法 (一)二元匀晶相图:匀晶相图是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均能无限互溶,在结晶时发生匀晶转变的相图,如Cu-Ni、Au-Ag、Cr-Mo、Cd-Mg等合金系均形成匀晶系。 1、相图分析 2、合金的结晶过程 当合金自液态缓冷到液相线上的t1温度时,开始从液相中结晶出成分为α1,的固溶体,其镍含量高于合金的平均含量。这种从液相中结晶出单一固相的转变称为匀晶转变或匀晶反应。随温度下降, α相重量增加,液相重量减少,同时,液相成分沿着液相线变化,固相成分沿着固相线变化。 由于冷却速度较快,合金在冷却到与液相线相交时,并不开始结晶,而是过冷到t1时开始结晶出成分为α1的固溶体,继续冷却到t2时从液体中结晶出成分为α2的固溶体。因冷却速度较快,t1时结晶出的来不及通过原子充分扩散,先结晶含高熔点组元A比多,这时合金固相的平均成分介于α1和α2之间为α`2。当合金冷却到t3时(已与固相线相交), 由以上分析可知合金在不平衡结晶后,得到的固溶体成分是不均匀的,在Cu- Ni合金中,一个晶粒中先结晶的部分(晶粒中心)含高熔点组元Ni多,后结晶部分(晶粒边缘)含低熔点组元Cu多。这种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为晶内偏析,由于固溶体结晶时一般按树枝状方式生长,先结晶的枝杆和后结晶的枝间成分也不相同,通常称为枝晶偏析,见图,黑色为先结晶的枝杆含Ni多,白色为后结晶的枝间含Cu多。 严重的枝晶偏析会使合金的力学性能降低,主要是塑性和韧性以及耐蚀性等。生产中常用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方法来消除枝晶偏析。具体方法是将铸件加热到固相线以下100~200℃,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让原子进行充分扩散,消除偏析达到成分均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