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波谱分析课件-质谱课
1. 质谱法的发展历史 现在的有机及生物质谱法,不仅可以进行小分子到蛋白质及DNA等生物大分子的分子量测定和结构解析,而且通过对在生物学上具有功能的生物及有机分子的分析,还可提供有效的‘生物功能’信息。早在1994年美国《分析化学》杂志登载的质谱学综述中指出:‘生物质谱学的时代已经到来’。与之相应的是这十多年来,质谱分析方法确实在生命科学领域里很活跃,甚至对推动生命科学的整体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目前无论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还是代谢组学,质谱技术已经成为最强有力的手段(或技术平台)之一(由此从有机质谱领域分出了生物质谱)。当然,世界科学界的兴趣从‘无机性’的物理世界开始转向神秘的有机生命的世界,也实属现代自然科学的一种趋势。 1886年,E. Goldstein在低压放电试验中观察到正电荷粒子,随后W. Wein发现正电荷粒子束在磁场中发生偏转,这些结果为质谱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从二十世纪初(1910年),被誉为现代质谱学之父的英国科学家J. J. Thomson(发现电子)进行“阳粒子线分析”(positive ray analysis)研究的时代开始,直到F.W. Aston和A. J. Dempster等人开创的‘真正’质谱分析法及其应用的发展,这约40年可称之为质谱分析法的‘黎明期’。 上世纪50-60年代以后,真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精密制造等技术的迅速发展,亦推动了质谱分析中新技术的开发。 (1)CI-MS:1966年,F.H. Field在M.S.B. Munson的协助下,根据离子—分子间多次碰撞发生高压气相离子-分子反应这一点,研制出了新型离子源,即‘化学电离离子源’( CI, Chemical Ionization , ion source )。 CI-MS的特点是,首先以电子轰击被称为反应气体(reactant gas)的CH4、H2、NH3等气体使其离子化,并发生离子-分子反应,产生CH5+ or C2H5+、H3+、NH4+等离子,然后与样品分子发生离子-分子反应,达到使分子离子化的目的,一般常产生 [M+H]+、[M-H]+等‘准分子离子’。因为是一种‘软’电离技术,与EI法相比,比较容易产生分子离子峰。 (2)FD-MS:1969年,H.D. Beckey开发了‘场解吸电离法’(FD, Field Desorption),这种离子源主要应用于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离子化。此技术比较广泛的使用了近10年,虽然,目前仍在使用,但是它的主要作用基本上被1981年发表的FAB-MS法所取代。 (3) FAB-MS:1981年,M. Barber等研制出了被称为‘快原子轰击电离法’(Fast Atom Bombardment, FAB)。它主要用于热不稳定、难挥发性以及低极性至较高极性的有机化合物的离子化,是目前比较常用的电离技术。 (4)LSI-MS:1966年,首先J.F. Hennequin等开发了主要使用于固体表面分析的二次电离质谱(SIMS: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后来又被进行多次改进。特别是1976年以后,此技术逐渐发展成为在有机质谱中常用的liquid SIMS(LSI-MS)。 1982年,A.L. Burlingame等进行了FAB ( 8keV, Xe )与 LSI ( 6keV, Cs+ ) 质谱的比较研究,表明二者提供的谱图(型)基本上一致。总之,FAB与LSIMS应用至今,大大提高了质谱分析法的应用面,例如,现实了使分子量从1,000扩大到3,000的相对大分子的测定。 (5)GC/MS:为了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因此需要与具有分离能力的色谱手段连接使用。上世纪60年代首先完成了气相色谱技术与质谱仪的联用,简称‘色-质联用仪’(GC/MS)。GC/MS仪仍然是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联用技术之一,但是,该技术受气相色谱以及EI(CI)电离对样品的极性和热稳定要求,对分析极性大、热不稳定有局限性。 进入80年代以后,质谱法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方面。 1984年前后由B.A. Thomson和 J.B. Fenn等人开发,但确立为软电离法是1987年以后,认为是目前最‘软’电离技术。1988年由J.B. Fenn等应用于测定一万Da分子量以上蛋白质分子后引起广泛重视。 如果在离子源被电离的样品分子质量为m,电荷为 z (e),(S1)加速电压为V,(电场作用能量为:zV;则离子被加速的速度为v,获得动能为:1/2mv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D33漫反射型操作说明书中文版.pdf
- 电力牵引传动与控制.ppt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学经典习题(附解析).pdf VIP
- 2024年土地抵押借款合同范本6篇.docx
- 政治-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第一学期学业期末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试题和答案.docx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中文版).pdf
-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地理:新疆联考2024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地理试卷(含解析).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家电 洗碗机 SJ656X26JC 使用说明书_2.pdf
- 2024离婚起诉书离婚起诉状【范本】.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