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卫星遥测简介及在自然环境永续发展之潜能
國立嘉義大學98學年度第二學期-海洋生物保育特論
衛星遙測簡介及在自然環境永續發
展之潛能
Dust storm monitoring with GMS-5,
2002/03/01 ~ 11
林唐煌 助理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 /太空科學研究所
TEL: 03-4227151 ext 57633
綱要
遙測基本原理
遙測與衛星
氣象衛星的發展
資源衛星
輻射與遙測原理
衛星在自然環境監測之應用
土地(山坡地)利用監控與管制
人為開發活動與環境變遷的監測
環境評估及生態保育
大範圍之災害評估
環境變遷與污染之監測
海洋遙測之應用
討論
前言
全球變遷是目前國際上相當重視的研究課題–
自然環境之永續發展
自然環境時空變遷之探討–有效地監測及防治
衛星遙測-範圍寬廣、資料ㄧ致性、時效性
衛星遙測之應用-自然環境變遷之偵測
溶入自然科學相關之課程,期能活化自然環境
永續經營之概念及政策制定之參考
I 、遙測基本原理
一、遙測與衛星
●所謂遙測就是不經直接接觸物體而探知其物理
特徵的一門科學與技術。
●一般所謂的遙測資料就是指觀測到物體所反射
或發射出來的電磁輻射量 。
●而用來偵測這些電磁輻射量的裝置即為感測器。
廣義而言,眼晴或照相機都屬感測器之一。
●而用來搭載感測器的設備即為載台 ,如衛星。
遙測示意圖
●而1960年美國TIROS氣象衛星和1972年資源衛星—
應用。
●基本上,透過分析物體所反射或發射的電磁波特性
我們可間接獲知物體的物理特性,而這需借重於描
述電磁波行為的輻射傳送方程。
● 資源遙測:
遙測之地表反射值轉換成地表光譜,並應
用於資源調查之研究。
● 所以要研究遙感探測就需先對輻射原理有
基本且完整的了解,才能對遙測資料或影
像做進一步的闡釋。
● 大氣輻射原理:
主要是探討地球大氣中輻射能量(電磁波)
與大氣分子或粒子的交互作用 。
●1957 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克一號
的里程碑。
衛星競賽。
●目前於軌道上的人造衛星總數已超過一萬多顆。
華衛星二號,為一顆高地面解析的資源衛星。福
爾摩沙衛星三號亦於2006年4月15日成功升空。
(中華衛星系列現已更名為福爾摩沙衛星系列)
●人造衛星根據用途大致可區分為如下:
(1) 氣象衛星 (2) 通信衛星
(3) 間諜(偵察) 衛星 (4) 資源衛星
●就地球科學的偵測應用方面而言,所使用的衛星
主要是氣象衛星及資源衛星,因此以下說明將以
這兩種衛星為主。
二、氣象衛星的發展
到地球雲系照片,即有人建議以人造衛星方式來
觀測天氣系統。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史潑尼
克一號,開啟了人造衛星的新紀元。
●1959年,探險家7號衛星進行史上第一個氣象觀
測實驗(地球輻射收支觀測實驗)。
●1960年4月1日美國發射第一顆氣象衛星泰洛斯一
號(TIROS-1),開啟了氣象衛星的新紀元。
●1978年10月13日美國發射第一顆全球作業性氣象
衛星TIROS-N(此系列後來改稱NOAA衛星)。
●1975年10月16日美國發射第一顆作業性地球同步
衛星GOES-1(130°W)。
●1977年7月14日日本發射東亞地區之作業性地球同
在2003年5月23 日停止觀測任務,2005年6月日本
史潑尼克衛星
●氣象衛星之種類:
(a) 繞極軌道氣象衛星
平均飛行高度約離地820公里。
繞地球一周需時約101分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PSS实战与统计思维》读书笔记.pptx VIP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公司公开招聘(4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应急救援技能培训》课件.ppt VIP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妇产科(11版).doc
- ISO 14001 2015 中英文.doc VIP
- 2025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美国发展历程.ppt VIP
- 【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5—2034).docx
- DB34_T4098.2-2022_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第2部分:路基工程_安徽省.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