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合成,还原
第6章 还原反应 (Reduction) 概述 催化氢化 化学还原 6.1 概述 定义 反应的重要性 还原剂 还原方法 6.1.1 定义 6.1.2 反应的重要性 得到具有特定性能的产品 制备N-取代产物 Ar-NO2→Ar-NH2→Ar-NHR(ArNR2) 将氨基转变为其它取代基 Ar-NH2→Ar-N2+Cl-→-Cl,-I,-F,-CN,-N=N-,H 6.1.3 还原剂 6.1.4 还原方法 6.2 催化氢化 定义、分类、特性 非均相催化氢化反应历程 催化剂 反应的影响因素 液相催化氢化 气固相催化氢化 6.2.1 定义、分类、特性 催化加氢(催化氢化) 催化氢解 6.2.2 非均相催化氢化反应历程 6.2.3 催化剂 催化剂的选择 (1)活性和选择性 (2)几何形状 微球形、颗粒型、挤条形等 催化剂的性能 (1)活性(负荷) (kg/L?h,kg/kg?h) (2)选择性 (3)强度 (4)寿命 (5)稳定性 5%Pd-C催化剂的制备 实验步骤 于2 L烧杯中,将用浓HNO3洗过的47.0 g粉状活性炭和600 mL水配成悬浮液,加热到80 ℃,慢慢加入4.1 g PdCl2 (0.023 mol),20 mL浓HCl和25 mL水配成的溶液,搅拌片刻后,再加入4 mL(0.05 mol)37?甲醛溶液,用30? NaOH溶液使悬浮液对石蕊试纸呈碱性,持续搅拌5 min以上;过滤,用250 mL水洗涤10次,尽量滤去水份后,将滤饼先在空气中晾干,然后放入干燥器内的氢氧化钾上干燥,经过干燥的催化剂(48.1 g)收藏在密闭玻璃瓶中。 6.2.4 反应的影响因素 催化剂 被氢化物的结构与性能 温度和压力 溶剂的极性与酸碱度 搅拌和装料系数 6.2.4.1 催化剂 种类 用量 Raney Ni: 10~15% 5%Pd/C: 1~10% PtO2: 1~2% CuCr2O4: 10~20% 6.2.4.2 被氢化物的结构与性能 空间效应越大,越不易靠近催化剂,需要强化反应条件,如升高温度、增加压力、提高催化剂活性等。 分子结构不同,催化氢化的难易程度不同: Ar-NO2>- ->-C=C->-C=O,R-NO2>ArH 直链烯烃>环状烯烃>萘>苯>烷基苯>芳烷基苯 6.2.4.3 温度和压力 6.2.4.4 溶剂的极性与酸碱度 溶剂的作用 (1)溶解被氢化物; (2)有利于传热; (3)便于催化剂的回收利用; (4)改变反应的选择性。 对溶剂要求 (1)沸点高于反应温度; (2)对产物有较大的溶解度,有利于解析。 溶剂的种类 CH3COOH > H2O > CH3CH2OH > CH3COOC2H5 高压反应使用溶剂:H2O, , , 6.2.4.5 搅拌和装料系数 6.2.5 液相催化氢化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的催化氢化 腈的还原 芳环的氢化 举例:一类DAR成色剂的合成 6.2.6 气固相催化氢化 特点 优点:(1)不使用溶剂; (2)可在常压、低压下反应; (3)催化剂价格低廉; (4)成本低; (5)三废少。 缺点:要求被氢化物容易汽化。 催化剂 Cu/SiO2、Cu/浮石、Cu/Al2O3 工艺 200~300℃ 固定床、流化床 实例 6.3 化学还原 电解质溶液中的铁屑还原 硫化碱还原 锌粉还原 其它化学还原方法 6.3.1 电解质溶液中的铁屑还原 特点 反应历程 反应影响因素 还原过程的控制 适用范围及产品的分离方法 6.3.1.1 特点 以金属铁为还原剂,反应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 选择性好(硝基或其它含氮的基团) 工艺成熟、简单,适用范围广 副反应少 对设备要求低 产生大量的含胺铁泥和废水 6.3.1.2 反应历程 6.3.1.3 反应影响因素 被还原物结构 铁屑的质量和用量 质量:含硅的铸铁或洁净、质软的灰铸铁; 粒度:60~100目; 用量:3~4mol/molArNO2。 电解质 活性:NH4Cl>FeCl2 >(NH4)2SO4 > BaCl2 > CaCl2; 用量:0.1~0.2mol/molArNO2; 浓度:3%。 水量 作用:(1)提供质子; (2)有利于搅拌; (3)有利于传热和传质。 用量:80~100mol/molArNO2。 搅拌 6.3.1.4 还原过程的控制 中间控制 (1)pH值:弱酸性 (2)Fe2+:使硫化钠试剂变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时间域激电中梯、测深作业指导书.pdf VIP
- 2025年水利工程监理工作报告.pdf VIP
- 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工作概要.pptx VIP
- 药物分析与常用组学技术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2025年杭州临安区公开招聘专职社区工作者和两新专职党务工作者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蒸馏法海水淡化阻垢剂性能评价方法 动态模拟试验法 编制说明.pdf VIP
- 无障碍设计PPT课件.ppt VIP
- CTD格式申报资料(原料药)新.pdf VIP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无障碍设计原则》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