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裸露滩涂
综合治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2
1.1 项目名称 2
1.2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规模 2
1.3 项目建设工期 2
1.4 项目建设地点 2
1.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2
1.6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2
1.7 报告研究结论及建议 2
第二章 企业基本情况 2
2.1 企业基本情况 2
2.2 公司宗旨及经营战略 2
2.3 组织管理机构 2
第三章 项目背景和改造的必要性 2
3.1 项目改造的背景 2
3.2 项目改造的目的和必要性 2
第四章 市场分析 2
4.1 国内外对产品的需求现状 2
4.2 国内现有同行业发展趋势 2
4.3 米糠油市场营销策略 2
4.4 米糠油市场竞争力分析 2
4.5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前景分析 2
第五章 改造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2
5.1 建设内容及规模 2
5.2 产品方案 2
5.3 米糠油生产技术方案 2
5.4设备方案 2
5.4 土建工程 2
5.5 公用工程 2
5.6 原材料供应 2
5.7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2
第六章 建设地址和建设条件 2
6.1建设地址 2
6.2 区域概况 2
第七章 人员培训及技术来源 2
7.1 劳动定员 2
7.2 劳动制度 2
7.3 人员培训 2
7.4 技术来源 2
7.5 项目招投标 2
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 2
第九章 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 2
9.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说明 2
9.2 总投资估算 2
9.3 资金筹措 2
第十章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2
10.1 概述 2
10.2 评价依据 2
10.3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 2
10.4 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 2
第十一章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 2
11.1 整合优化当地米糠资源,带动农民致富 2
11.2 发展米糠油产业,带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2
11.3 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税收 2
11.4 促进我国增产油脂,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 2
1、综合说明
1.1 综述
########市####河裸露滩涂综合治理项目位于########市####河河道滩涂及堤防禁脚地,横跨####县级市市、####县县、####县区、####区区、####区区和####县级市市,总面积16074.10公顷。########段####河从丹江口水库坝下开始,至####县级市岛口为止,全长195km,在####河的总体划分上属于中游段。
####河中游区为####省省水土保持分区“八大片”之一。根据####省省水利厅鄂水保[2002]33号文件精神编制的《####省省####河中游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1——2010)》(########市水文水资源局):####河中游区包括########、荆门两个地级市,辖########市的####县县、####县县、####县县、####县级市市、####市市、####县级市市、####县区、####区区、####区区、汽车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荆门市的京山县、钟祥市、沙洋县、东宝区、掇刀区,总版图面积32086km2。境内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混合侵蚀,在全国的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上属于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区和南方山地丘陵区的红壤侵蚀区。本区为####省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八大片”之一。
1.2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1.2.1自然条件
########市地处我国地貌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从地形上看大体上是西部山区,东部丘陵,中间是岗地和沿河平原,呈“M”型。
####河自丹江口水库转入########市境内,经过####县级市市和####县县的丘陵漫岗注入########市####河冲积平原区,沿宜钟夹道的边源流入钟祥市境内。沿途汇集的较大支流有:南河、北河、小清河、唐白河、蛮河等。
########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同季,雨水比较充沛,无霜期长,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市区年平均气温15℃~16℃。多年平均降水量872.2mm。根据1956~1990年的降雨量统计,5~10月的降雨量占总降水量的80%以上。建国以来,####县站记录的最大降水量为1967年,降雨1222.5mm,最小值是1969年的546mm。极端最高气温42.5℃,极端最低气温-21℃,平均相对湿度76%。常年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偏南风。年均日照1899~2100小时,无霜期240~250天。
项目区基本上是########高产优产的沿河平原区,地势平坦,水热条件好,成土母质为近代河流冲积物(Q4),土壤养分丰富,熟化程度高。
1.2.1社会经济条件
########市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