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一体化倍捻机的技术改造.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功能一体化倍捻机的技术改造

络筒机、倍捻机多功能一体化的技术改造 杨莉 唐淑娟 万雅波 (长春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摘 要 :针对目前我国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对织造前准备的倍捻工序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多功能一体化,更适于专业性生产。 关键词:倍捻机 络筒机 技术改造 中图分类号:TS1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纺织行业的日趋竞争激烈,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已成为了企业迫在眉捷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目前我国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对织造前准备的倍捻工序进行了技术改造,使其多功能一体化,更适于专业性生产。 倍捻机可将两股或三股单纱加捻成线。由于锭子转一转对纱线加上两个捻回,故称倍捻。 最早制造和运用倍捻技术的国外公司是日本的村田公司和德国的福克曼公司[1]。对于我国来说,使用倍捻机的历史还不是很长,大约在1980年才开始进口短纤维和长丝的倍捻机。而国内生产的倍捻机,基本上都是吸收消化了上述两家公司的倍捻技术后制造的。我国倍捻机的生产经历了仿造和自主设计阶段,现在国产的倍捻机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已达到国外先进机型水平,且性能和结构适合国性。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对锭子、超喂盘、龙带、电子原件等的稳定性、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攻关。 技术改造 按加工纤维的类型可将倍捻机分为[1]:短纤维倍捻机、长丝倍捻机、真丝倍捻机。企业如进行多种纤维的生产,就需要多种类型倍捻机的投资,这就造成了企业投资大、劳动力密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对现有倍捻机进行技术改造,使其一体化,无论加工短纤、长纤、混纤、功能性纤维,还是一次倍捻、二次或多次掊捻,都能有效的将原来单一功能性改为多功能性。我们在实际应用的基础上针对原有筒子卷装容量小、纱线粗糙、结头多、捻度均匀性差,操作困难、次品率高等问题,反复试验,进行了如下改造。 2.1络筒机槽筒的改造 为了满足倍捻机的需要,对AGEN-983型网络机的原槽筒结构进行改造。着重对槽筒螺旋线角度进行分析。其中螺旋角度大小可用下式表示: tgα=S/πd 式1 h s α s πd d 式及图所示: α—卷绕角度 d —筒子卷绕直径 h —筒子高度 s —螺距(绕距) 图一 改造的槽筒结构 上式中螺旋角度与螺距之间成正比,如果螺旋线角度较小,卷绕时交叉小,当卷绕直径加大时,筒子两端的丝圈容易崩脱或滑落。经过反复试验,卷绕直径由原来的长度22㎝缩短为17㎝,螺距由原来8㎝改为6.5㎝;螺旋角由原来34度改为30度;螺旋线由原来14㎝改为13㎝,这样强化大容量、卷绕纱层均匀、结实,为下一工序的加捻机的改造提供保障。 2.2倍捻机的改造 (1)增加T形导纱钩 [2](见图二)。当筒子退解时,由于原来没有T形导纱钩,纱线易与纱层间产生相互摩擦,特别是当退解直径减小,退解张力增大,毛圈张力同时增加时,易造成较大摩擦。安装了T形导纱钩以后,退绕时纱线不会接触纱层,不会产生摩擦,解决了纱层发毛和乱纱等缺点。 1—T形导纱钩 2—供纱筒子 3—导纱孔 4—储纱器 5—下导纱口 6—导纱器 7—滚筒 8—筒子 9—锭杆 10—锭盘 11—弹簧张力器 12—张力片 图二 改进后加捻部件的结构图 (2)安装张力片。并纱时,两根单纱随着本身粗、细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张力盘易于跳动、两根单纱的卷绕张力也随之变化,并且由于张力不匀率较大,在倍捻机加捻时易产生小辫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