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_PPT课件.pptVIP

201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_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高考古典诗歌鉴赏之诗歌语言_PPT课件.ppt

2016年高考 古典诗歌鉴赏复习 诗歌语言的鉴赏 炼字 炼句 风格 诗歌语言 炼字——诗歌关键字词: 常常是最能表现诗歌形象、营造意境氛围、凸显诗人性格、表达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 常见的炼字: 动词、形容词、色彩词、叠词、数量词…… (词类活用、特殊的语言现象,手法运用) 炼字鉴赏 炼字鉴赏 常见的命题方式: 1、请分析第×联中×字的妙处/诗中的×字历来受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本诗中的第×联中的×字,换成×字好不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3、 ×联中最传神的是×个字,请简要分析。(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炼字”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表层、深层)。 第二步: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该字所描绘的景象。 第三步:指明该字的特点 (注意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特殊语法,有没有用到表达技巧,如果有,也要写进去) 第四步: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或突出形象怎么样的特点、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释义-----绘景----手法----作用 注意:依据所给字词的特点,可省去第一、三步。 (2015年山东卷)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题型示例 ①“湿”字,描写了浓重的风露使行云也充满了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环境的潮湿与阴冷,表现了作者沉重而凄凉的心情。 ②“迷”字,描写了水面迷蒙的水汽使归舟迷失了方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评析诗眼 所谓“诗眼”,是指一首诗(词)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诗人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全句的词语。 常见的命题形式: 1、请分析第×联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2、本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岩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诗人采用视听结合,绘声绘色地//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题型示例 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请说明你的理由? 题型示例 答案:诗眼是“惊”字。//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第一句写初至燕台而心为之“惊”,第二句写诗人为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为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为猎猎军旗飘扬而惊。颈联写作者因汉军进攻时烽火连天,汉军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的心灵震撼。 全诗“诗眼”答题步骤: 第一步:指出诗眼(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分析作用:(表现情感,营造意境、诗歌结构) 第三步:分析内容: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1.内容上: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词语。 2.修辞上:妙用修辞(尤其是拟人)的词语。 3.词类上: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4.位置上:五言诗往往是第三个字,七言诗往往第五个字。 5、结构上:能贯穿全诗的词语。 如何确定“诗眼” 花下醉 [唐]李商隐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有人说本诗的“诗眼”是“醉”字,请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课堂练习 答案 全诗直接紧扣“醉”字来写,首句中的“醉”双重含义,既明指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为艳丽的花所醉。次句进一步写“醉”态,写作者迷花醉酒而不觉倚树。第三句写酒醉醒后之意。第四句“赏”字,既写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流连之情,也写出了作者最后的陶醉,是更深一层的“醉”。故本诗的“诗眼”为“醉”字。 炼句鉴赏 常见的命题方式: 1、请从××角度赏析×句(联) 2、请赏析×句(联)的妙处 炼句答题步骤: 1.解释该句的含意。(可省略) 2.分析它在炼字、表达技巧方面(尤其是结构上)的特点。 3.点出其对表达思想情感、营造意境、结构艺术所起的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