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飞机静电防护 培训课件
静电的基本物理特性为:吸引或排斥,与大地有电位差,会产生放电电流。这三种特性能对电子元件的三种影响: 静电吸附灰尘,降低元件绝缘电阻(缩短寿命) 静电放电破坏,使元件受损不能工作(完全破坏) 静电放电电场或电流产生的热,使元件受伤(潜在损伤) 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场幅度很大(达几百伏/米)频谱极宽(从几十兆到几千兆),对电子产器造成干扰甚至损坏(电磁干扰) 在飞机维护、勤务和人员活动过程中,经常产生静电,如尘粒、冰雪乃至于空气流过飞机金属表面,飞机滑行、加油、喷漆、抛光、擦试、清洁、除漆、铆接等;此外工作人员在地毯或乙烯基树脂表面行走,以及静电感应等均可产生静电。 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放电火花,在易燃条件下就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 静电放电还会损坏对静电敏感电气设备。 日常工作过程中,应做好静电防护工作,避免产生静电火花 ;导致火灾、损坏设备。 航空器飞行过程中因摩擦产生大量静电,如果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将会对通信导航系统造成干扰,严重时可能致使人员受伤或者发生爆炸 大部分航空电子设备属于ESDS器件,如果拆装和运输时,没有做好防静电措施,器件极容易因ESD而出现“硬击穿”或“软击穿” 。 静电对航空器的安全可形成如下威胁: ★产生静电火花,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引起电子元器件局部结构破损和性能降低,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引起电子装置误动作、误触发,从而引发事故; ★对元器件造成“硬击穿”,导致元器件介质击穿、烧毁或永久性失效; ★对元器件造成“软击穿”,使元器件的性能劣化或参数指标下降而形成故障隐患。 航空器静电产生 在下列情况,航空器可能产生静电: ★尘粒、冰雨及空气从航空器金属表面流过时; ★航空器在滑行、加油、喷漆、抛光、擦拭、清 洁、除漆、铆接时; ★当工作人员在地毯上行走时。 For Training Purpose Only 常见防静电勤务 加油 油箱勤务/工作 氧气勤务/工作 液压油(或其她)勤务/工作 飞机防静电的装置及用途 放电刷:安装在飞机的机翼尖、平尾翼尖和垂尾顶部, 根据物体尖端放电原理用于释放物体所积累的静电荷。 机翼翼尖放电刷 搭铁线:在附件与附件之间,附件与结构之间的金属连线,用于 防止电荷积累。 搭铁线(空调舱) 设备架搭铁线 接地桩或接地插孔:用于插装腕带和接地线的装置。目前,接 地插孔比较少采用,腕带一般是通过腕带末端的夹子与 设备架相连。 腕带:维修人员在维护带有ESD标识符的LRU(航线可更换件) 时所使用的一种静电防护工具,作用是平衡人体与设备 间的电位差,以免损坏静电敏感设备。 静电腕带 接地桩(轮舱) 腕带与设备架相连 航空器防静电措施 在空中时,通过结构间的搭接形成等电势整体,从而通过翼端静电放电刷释放 在地面时,通过导电轮胎、接地电缆将飞机接地 目的:避免通信导航系统受干扰 避免人员因静电释放受伤 避免因静电释放而导致事故(爆炸等)发生 航电设备防静电维护措施 静电防护袋 防静电腕带 防静电堵盖 防静电垫 佩戴时应贴紧皮肤! 勿使用订书钉封装! 防静电腕带的测量 –方式一:使用欧姆表测量 将防静电腕带插头端接到电阻表的接地孔或者公共孔 在电阻表上选择合适的量程 将电阻表的红表笔接到防静电腕带的电阻部位,确认其阻值在250,000欧至1.5M欧之间 戴上防静电腕带,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红表笔,确认阻值不大于10M欧 注意:如果防静电腕带的电阻太小,则可能会导致人员因为大电流而受伤 防静电腕带的测量 –方式二:使用测量仪 戴好腕带,把插头插入标有 “WRIST CORD”标志的插孔内. 按住表面金属测试按键,保持5-10秒钟. 如果绿色 “OK” 指示灯亮,则表示腕带功能正常. 如果红色的 “FAIL LO” 或 “FAIL HI” 指示灯亮同时伴有响声,则表明腕带功能不正常,需要立即检查. 防静电腕带件号 可掀开,对腕带周长进行调节,使之贴紧皮肤 针织腕带 白色电阻丝 防静电包装袋件号 防静电堵盖件号 行业标准关于防静电维护的操作要求 工作人员应了解静电的危害,掌握静电防护知识, 静电防护设施的使用要求和程序。 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或纯棉质地的工作服进行工作,以降低由于人体运动而产生的电荷积累,应避免内衣外露,避免工作服袖子等接触静电释放敏感器材,防静电工作服应符合GB 12014的要求。 工作人员在没有佩戴防静电腕带情况下,不应接触或者拆装静电释放敏感器材或组件。 工作人员在佩戴防静电腕带前,应用双手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