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秦论jiang
贾谊像(前200—前168) 贾谊简介 贾谊主张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 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打击、诬陷,死时仅33岁。 春秋形势 创作背景 秦始皇灭六国时间表 秦始皇于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8年,攻邯郸,6年后灭赵; 公元前225年,决河水灌大梁城,灭魏; 公元前223年,派王翦率军60万灭楚; 公元前222年,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 推行郡县制,横征暴敛。 大行封禅之典、大兴土木,营造阿房宫和陵墓。 文化实行专制,焚书坑儒。 缴获民间兵器,铸成12铜人 北筑万里长城,广修驰道,南开灵渠。 大动干戈,北抵匈奴,南击闽越。 动辄征夫百万,杀人如麻。 解 题 “过”,名词(过失、过错)作动词(指出…过失、过错);“过秦”,即“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 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过秦论》是史论,名为“过秦”,实是“戒汉”,以汪洋恣肆之文表拯世救民之意。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过秦论》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课文是上篇,中篇和下篇分论秦二世、秦三世的过失。 二、名词活用为动词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外连横而斗诸侯 序八州而朝同列 却匈奴七百余里 约从离衡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被动句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②为天下笑者,何也? (三)宾语前置句 ①陈利兵而谁何。 ②崤函之固,自若也。 (四)状语后置句 ①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②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宋、卫、中山之君也。 补:翻译原则 1、忠于原文(不能错译漏译,尤其是比较重要的字;尽量直译)。 例句: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译成:不爱珍贵的器物、贵重的宝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来招纳天下的优秀人才。 翻译原则 2、文中如果出现特殊用法的词(如:通假、活用等),译文中一定要有所体现。例如: 例句:外连衡而斗诸侯。 错译:对外采取连衡的策略来拼斗诸侯。 翻译原则 3、文中如果出现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 例句: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 错译:锄头 枪把并不锋利于钩戟长矛呀! 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 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相提并论 凭借 形容小 招致 万辆兵车 统治 朝,动词使动,使…朝见 六国诸侯 有一百多年 译文:那简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了。然而秦国凭借狭小的地盘,发展到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势,统治八州,使本来跟自己地位相同的各国诸候都来朝见,已有一百多年了; 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 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介词,把 使毁灭 介词,被 (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攻守的形势截然不同啊。 译文:此后才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把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而陈涉一人发难就使秦朝灭亡,连秦王本人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不施行仁义,攻取与保有天下的形势截然不同啊。 析因 秦朝 陈涉六国 秦朝 功业相反 国力,天下非小弱 地利,崤函自若也 地位非尊,武器非銛 兵力非抗,战术非及 秦国 致万乘势,百又余年 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成败异变 第五段: 第五段中对比论证思路 九 国 对 比 秦 朝 败 胜 秦 朝 最 强 陈涉最弱小 秦国强九国 九国强于陈涉 九国为秦所并 身死国灭 何 也 对 比 陈 涉 九 国 九 国 秦 朝 秦 朝 秦 朝 秦 朝 秦 国 过秦论 一、兴亡过程 (1-4) 二、分析原因(5) 兴 亡 崛起(1) 发展(2) 鼎盛(3) (4) 回顾全文结构 讨论: 如何理解作者的观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作者为什么要表达这样的观点? 攻势和守势已经发生了改变,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却没有实行仁政;他的暴政和强权让秦丧失 民心,国力衰减,外强中干,而最终被陈涉所灭。 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 他希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景谈》精品课件.ppt VIP
- T11长轨列车卸轨作业指导书.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供电系统的保护方式1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供电系.pptx VIP
- 《极简项目管理》读书笔记.pdf VIP
- 北京-绅宝D70-产品使用说明书-绅宝D70 2.3T-C7230C7G-绅宝产品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pdf
- 2023 【小升初分班】小升初数学分班测试卷 (通用版,含答案).pdf VIP
- DLT 1253-2013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pdf VIP
- 商务谈判毕思勇课程教案.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6章 演示文稿基础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