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专项训练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题专项训练概要

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 高三政治备考总复习 《经济生活》-- 计算题专项训练 一、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题. 二、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问题? 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四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 五、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 一、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题 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3、恩格尔系数过大、减小表明什么 公式表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费用 消费总支出费用 100% × ①根本原因:经济 2、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原因 ②直接原因:收入 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质量的提高。 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下面是李、张两家消费情况统计(单位:元) 李、张两家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 A、36.65% 21.5% B、48.9% 51.8% C、75.0% 46.7% D、47.9% 36.0% 5000 6000 25000 60000 张家 100 200 15000 20000 李家 看电影、听音乐会、旅游 等消费 报纸、书籍、体育等 消费 衣、食、住、行、用等消费 总收入 一、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题 注:李、张两家食品支出分别为7330元,12960元 (2008上海).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 ) 4000 100 1700 500 1700 金额(亿元) 其他 用 穿 吃 项目 总计 A.温饱水平? ?B小康水平? C.富裕水平? D.极度富裕 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 一、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题 二、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问题? 1、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 2、我国的分配方式 ①按劳分配: ②按个体劳动者的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成果分配: 形式:工资、奖金、津贴。 条件:在公有制范围内(前提); 劳动收入 种类: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 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形式: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 条件:个体经济; 劳动收入 某员工在国企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3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为( ) A.10万元?? B.9万元? C.8万元?D.7万元? 一对农民夫妻承包了一公顷土地,种水稻,一年下来赚了3000元钱;后来把自己的土地、房屋出租出去,得到1500元,进城干个体,开了一家小型服装店,就靠夫妻俩劳动,赚了20000元。 这对夫妻的劳动收入为( ) A.3000元? B.4500元? C.23000元? D.215000万元? (一)基本概念 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即单价。 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数量 的商品的价值总和。 (公式:单价×数量) ? 2、商品使用价值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 1、 指商品的数量。 (一)基本概念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某一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3、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绝大多数) (一)基本概念 4、 劳动生产率 (1)单位时间内 生产产品数量;(2)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率 社会上某一部门、某一行业生产某一种商品的生产率 表示方法: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量 商品价值总量 反比 正比 反比 正比 反比 反比 三、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二)基本关系 使用价值量 × 正比 正比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劳动生产率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 ( 单位) (商品数量) 价值总量 使用价值量 假设社会劳动生产率一定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8小时 160元 1件 1×160=160元 4小时 80元 (减少) (减少) (增多) (不变) 8小时 (不变)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 2件 80元×2件=160元 160元 (不变) (增多) (增多) 2件 160元×2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