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概要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和 开 放 教 育 试 点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毕 业 论 文(设计)
晋 中 分校 太 谷 辅导站
本 科(本、专) 汉语言 专业
师范类 方向
题目 论 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
发表日期 2009 年 12 月 20 日
撰写日期 2009 年 12 月 22 日开始
2010 年4 月 25 日结束
答辩日期 年 月 日
学生姓名 魏晓智 学号 081080852
指导教师 白润仙 职称 中一
目 录
论文提纲 ……………………………………… 3-6页
内容摘要、关键字(中、英文) …………………… 7-8页
正文 …………………………………………… 9-17页
参考文献 …………………………………………… 18页
论文提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小议苏轼词中的月亮意象
一 序论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作为大自然最美丽,最可爱,最撩人情怀的物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用的最多的意象之一。她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的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意象在苏轼词中反复出现,成为鉴赏苏词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
二 本论
岷江水流的流动不息与峨嵋山峰的峥嵘含蕴,融入了苏轼的血液,造就了他既稳重又洒脱,既执着又旷达的气质,母亲程氏的教育深深的影响了他,家庭的熏陶和先贤的榜样激发了他,使他少时便有“奋力有当世志”的理想,这一理想贯穿在他的整个一生中,因此成人后的苏轼,更是以天下为己任,怀着满腔的热忱和宏大志向,开始了自己的人生道路。但是现实很不如意,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认为有很多弊端,结果被一贬再贬,“乌台诗案”如晴天霹雳加害于苏轼,使他险些丧命,大难后的苏轼感到了现实的无情和幻想的破灭,促使他从儒家思想走向道与禅寻求安慰和寄托,面对这么多的不平,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月亮这一意象是作者寻求出路的一条道路。
一 通过把月亮人间化,人格化的描写,来张显词人独特的个性人拉近天上事,使之人间化,借此传达人的人生理想这种“天上事人间化”的写法显得极富情趣,由于他那特有的人气质及超凡的想象,才使得他的带上浓郁的潇洒飘逸的神韵。其次,不但能把天上事写成人间化,而且能把月亮人格化。他赋予明月以生命,并能与之进行感情交流,从而达到天上人间的精神默契。月亮: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凭气质写,随情感写,多才、多性情也注定了人难以超脱多愁的品性。生性洒脱不羁,潇洒飘逸,但在他的心灵世界里,依然潜藏着一股浓烈的情愁。
借明月寄相思是中国月亮文学的永远的主题。月亮可以用来寄托我们的许多飞天的想象和逃脱的情怀。以《江城子》,《水调歌头》为例。
(二)、借明月写孤独。?
思念与孤独往往象孪生的姐妹,在东西方月亮文学中有着较多的孤独成分。苏轼的诗词也不例外。以《水调歌头》,《永遇乐》为例。
(三)、借明月诉无奈。
苏轼的经历是崎岖坎坷,起起落落的,因此他诉说的事物具有很丰富的意象,咏史、吊古、感怀、纪游、悼念、送别、思念……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艺概词曲概》),他完美了月亮在文人心中的内蕴。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四)、借明月言欢乐。
在苏轼的月亮意象中,除前面提到的几种以外,还有一种便是“快乐”的意象,其中洋溢着喜悦的成分。以《中秋月》为例。
(五)、借明月表友情。
以《玉楼春·次欧公西湖韵》为例。
(六)、借明月抒情怀。
以《西江月》,《念奴娇·中秋》,《临江仙》为例。
三 通过月亮这一意象,我们可以看到词人在哲学层面上的思考与升华。
在苏轼的词里,宇宙间这轮明月引起词人在博大空明中对宇宙万物及生命的质疑与追问,我们在他的词中可看到浩瀚的宇宙意识的流露。
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利用哲学层面上的思考来化解自己内心的不平衡,从而寻找解脱的方法。
词人深受儒佛道思想影响,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作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天人合一”在词中的表现就是将客体的自然与主观的人内在精神融为一体,在他的咏月词中就是词人和自然界中的“月”合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