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指导之“人间万象”
作文指导之“人间万象”
主题解读
关键词: 社会观察 人生感悟 成长体验 生活盘点
社会是所无形的大学,生活是本无字的大书,每个人都是社会生活的忠实读者。人世间,万物皆备,诸事纷繁,百味陈杂。人处其中,耳闻之,目睹之,心感之,身受之,在不断的濡染与浸泡中,收获人生的饱满与丰富。然而生活之水无边,个人溪流有限,只有将个人的有限才智融入无限的社会生活之中,方能永不枯竭。
名句启示
人生有几件绝对不能失去的东西:自制的力量、冷静的头脑、希望和信心。
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则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生活不是单行线,一条路走不通,你可以转弯。
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变成熟是选修课。
再烦,也别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学会忘记是生活的技术,学会微笑是生活的艺术。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消耗身体。
以锻炼为本,学会健康;以修进为本,学会求知;以道德为本,学会做人;以适应为本,学会生存。
9、人生四项基本原则:懂得选择,学会放弃,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
10、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鲁迅 )
11、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艾青)
12、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4、与善人居,如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刘向)
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经典素材
高中课文
《边城》《一碗阳春面》《想北平》《回忆鲁迅先生》《变形记》《人因为思想而伟大》《荷花淀》《哈姆雷特》《套中人》《病梅馆记》《项脊轩志》《训俭示康》《陈情表》《左忠毅公逸事》
时文选读
奥数被批为何成了一桩“冤案” 袁新文
尽管专家学者力陈“奥数挂帅”的诸多危害,尽管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奥数班,可是,奥数班依然门庭若市,奥数热依然温度不减。奥数的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最近,北京一所著名中学的校长为奥数叫屈:“奥数不是反革命”,换句话说,奥数被批是一桩“冤案”。
奥数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对奥数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奥数不适于作为通识教育的内容,而只适合少数孩子学习。让大多数小学生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奥数,不仅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反而会使他们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抑制甚至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全民学奥数”的危害正在于此。停奥班、禁奥校,是遵循儿童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其现实意义毋庸置疑。
有人说,奥数屡禁不止是因为有社会需求,家长便是需求旺盛的群体。这话不无道理。可是,家长们为何对奥数情有独钟?难道他们真是奥数的“铁杆粉丝”?其实,让孩子学奥数是大多数家长的无奈之举,他们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孩子成为数学爱好者,而是把它当作孩子升入名校的敲门砖。所以,家长对奥数的需求是升学压力制造出来的。
设想,如果那些名校、优质校、示范校不以奥数成绩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还会有那么多家长“痴迷”奥数吗?答案不言而喻。然而,不少中小学名校非常认可奥数,认为与其他科目相比,奥数在考试和评价方面更有区分度,奥数学得好说明学生发展有潜质。因此,一些名校还是想方设法在奥数上做文章,通过各种方式把“奥数尖子”选拔进来,并且暗中设立实验班,“开小灶”,希望这些孩子能帮助学校提高升学率。
由此可见,奥数之所以如火如荼,原因在于有人不愿让它与升学脱钩,坚持把它作为“选优”、“掐尖”的工具。在基础教育界,这种“潜规则”早已不是秘密。
一些学校虽然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讲的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可是真正的功夫却下在了选拔生源和升学考试上。在一些人心目中,名校之所以有名,靠的是高升学率;素质教育是说给领导听的,是做给别人看的,只有分数和升学率,才是真功夫、硬道理。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教育教学怎能不滑向应试的误区?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成就一个个有血有肉、心灵健康的人,而不是培养一批会考试、得高分的“机器”。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不论在什么样的教育生态中,校长们都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不能忘了,成功的教育绝不是只做升学这一件事。(《人民日报》2011时评)
在义与利之外 周国平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利”二字打转。
义和利,貌似相反,实则相通。“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义”教人奉献,“利”诱人占有,前者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后者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配置与管理 第四版 项目3 文件和目录的管理.ppt VIP
- 医学课件-肝功能衰竭.pptx VIP
- 《保教政策法规与职业道德》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肝功能衰竭医学科普.pptx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中学九年级(上)开学数学试卷(含详解).pdf VIP
- 《肝功能衰竭》课件课件-2024鲜版.ppt VIP
- 通桥(2014)2132-Ⅳ(跨度31.5m) (附条文及目录 ).pdf VIP
- 儿科学麻疹病例分析,病例导入法.docx VIP
- 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治理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参考).docx
- 24012NDS00 NDS试验测试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