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塔伊·埃兹欧尼与中国和解-GWDSpace.PDF

阿米塔伊·埃兹欧尼与中国和解-GWDSpace.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米塔伊·埃兹欧尼与中国和解-GWDSpace

阿米塔伊·埃兹欧尼:与中国和解 发布时间:2013-04-07 11:56 作者:阿米塔伊·埃兹欧尼/著,吴万伟/译 字号:大 中小 点击: 1796次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美国和中国正进入走向冲突的轨道。有学者认为该道路是遵 循衰落大国拒绝向新兴大国屈服的历史模式,因而战争不可避免。但是,冲突决不是不 可避免的。美国应该能够在并不损害其核心利益与价值观情况下与中国和解。奥巴马总 统已经摆脱了总统大选前表现出的强硬姿态,现在有机会重新考察他在2011年宣称的重 返亚洲战略,在寻求区域和解和军事对抗之间做出选择。 和解不应该被误解为绥靖或者单边的让步。相反,它应该被视为有助于全球稳定并 符合双方利益的行动。它的推行源于对大国关系的一种假设,即使在其他利益上产生冲 突,相互都能从很多互补性利益中受益。华盛顿和北京在核不扩散、实现全球贸易、稳 定石油市场、保护环境以及防止恐怖主义、打击海盗和防止流行病扩散等议题上存在共 同利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在1992年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与联合国安理会一起 谴责北朝鲜20 12年弹道导弹试验和2013年核试验,并在去年年底在非洲索马里与美国海 军进行了第一次双边的打击海盗行动。中国也是世界贸易组织和金融行动特别行动工作 组的成员,在2012年加大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贡献,这对陷入经济危机的欧洲非常有 利。中美两国的合作潜力巨大,而且在很多议题上,两国已经开始采取共同行动了。 战略假设 中国的崛起是作为地区大国而不是全球大国。它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明显的欲望要建 立新国际秩序,而且也没有多大的兴趣要把它的威权资本主义出口到其他国家。中国是 在区域背景下考虑其核心地缘政治利益,主要集中在西藏、台湾、南中国海,正如它在 台湾附近部署最先进的武器系统和重点发展反介入和区域阻绝能力上所显示的,其军事 实力基本上旨在提高其在东亚的力量。中国明显的外交政策指南是“和平崛起”,最近演 变为“和平发展。” 因此,在领土争议中,最近几十年中国常常通过协商或者其他和平手段解决冲突, 与邻居达成妥协。1 从1949年到2005年,北京与其他国家解决了23个领土纠纷中的17个, 在很多情况下中国都没有得到争议领土的一半。2 当然,最近一些年,中国变得更强硬, 但这也仅仅限于区域问题上。中国没有多大兴趣在全球推广其国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经济增长放缓,中国面临众多挑战,有环境的、人口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挑战。北京 很可能仍然专注于国内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具有国际影响力,比如它需要确保外国能源 和原材料的供应也确保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中国在东亚没有多少盟友,因为很多邻 居都害怕和反对中国建立区域霸权的企图。 因此,美国及其盟友没有多少理由重新使用冷战的做法以遏制中国。相反,西方应 该乐意容忍中国区域影响力的扩张,只要遵守国际法的原则,就应该允许它获得重要资 源的通道。3 容忍这种扩张更可能导致和平的、有限的权力再平衡,而不是企图通过建立围攻中 国的同盟在所有领域封锁中国。关键在于,中国不像伊朗或者巴基斯坦那样对美国的利 益造成直接的威胁。中国在加强军力并使其现代化方面仍然处于早期阶段。美国不应该 急于用更具攻击性的防御政策把中国作为军事威胁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而是有时间帮 助促成和平共处的局面。 缓和紧张关系 国家间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一个被视为敌意的行动会引发对手采取类似的行动 进行报复,从而增加双方的怨恨,促使更强硬的姿态和反应。4吉米·卡特总统的国家安 全事务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说得非常正确,他认为‘对中 美关系和亚洲的长期稳定来说,最糟糕的结果是相互之间越来越激烈的妖魔化对方’。5 令人遗憾的是,似乎正在发生这种状况。中美资深分析家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和 王辑思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来自中美历史的很深根源的这种相互猜忌的恶性循环自 2008年以来变得越发严重了。6正如澳大利亚战略家休·怀特(Hugh White)所说,在此背 景下,“任何一种对抗的结果,无论多么微小,如果被描述为一方胜利,一方失败,它就 变得很难令人接受,因此‘任何一方从扶梯上下来开始妥协都是几乎不可能的。’”7 有人提出了各种措施来改变这种趋势。布热津斯基建议一种非正式的“两国集团”, 设想“一种平行于美国与欧洲和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