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有趣的响罐》
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有趣的响罐(科学区)
年龄班:小班
游戏来源 在一次《大雨小雨》的节奏乐活动中,我和孩子们用沙球给乐曲演奏的时候,孩子们对会发出响声的沙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里面是沙子吗?可能是米吧?琪琪提出:我们可以做一个会发声的乐器吗?因此我们探究响罐的游戏就此开始了。 预期目标 1、尝试装不同的物体,感受不同物质发出的声音不同。
2、区分响罐声音的大小,发现影响响罐声音大小的因素。
3、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材质的罐子,自主制作大声和小声的响罐。 图
片
材料展示架
材料投放 1、师幼共同收集可能让罐子发声的物品,如:硬币、象棋、糖果、碧根果、草、布条、黄豆、花生、红豆、小石子、等若干。
2、幼儿收集的纸罐子和铁罐子。
3、勺子若干 游戏玩法 玩法一:探索问题——它们会发声吗?
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瓶子,逐一探索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在瓶子中摇动的声音,并倾听声音,用自己的声音模仿响罐的声响如:噼啪噼啪。
玩法二:探索问题——谁大声?谁小声?
观察比较两种物质或同种数量不同的两瓶响罐,倾听并看一看感受物质在瓶中的运动,比较它们听起来有什么不同?并按声音大小分一分。
玩法三:探索问题——还能怎么装?怎么装适合给大雨伴奏?怎么装适合给小雨伴奏?
结合歌曲《大雨小雨》,自主选择各种瓶子和颗粒物质制作出大声和小声的响罐,为大雨和小雨伴奏。 游戏推进 一 :它们会发出声音吗?
师幼共同猜想收集的物品
各种各样的纸盒和铁罐
勺子:
观察
分析 观察:
希希走到陈列柜前,他对这些收集的材料很是兴趣,他逐一的观察这些材料,他一边看一边摸(图1),拿起石头说:这个怎么这么硬呀!闻了闻碧根果说:哇,这个好香呀!”(如图2) 过了一会儿,希希找来一个高高的的宽口纸杯吸,她拿着杯子,又到了材料区选择了一罐的豆豆,坐下来开工了。只见她用稚嫩的小手一点一点地把豆豆抓进纸杯中。(图3)埋头装了一点,就摁上盖子拿起来摇了摇,(图4)高兴地说:有声音。很快她又打开盖子,加了一把豆豆、盖上、再摇一摇,嘟喃道:“还是这个声音。”继续装罐时,她发现旁边的君君用勺子装豆豆,她想了想也拿来一把勺子,开始继续装花生。(图5)很快在它的面前就装出了好几瓶响罐。她摇摇这个,听听那个,脸上不时浮现满足的微笑。(图6)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君君小朋友用勺子认真地舀起黄豆送往纸罐里,不时从勺子上滑落一些豆子,“噼噼啪啪”地丢到了桌上和地上,他仔细地一个个捡起来,这样舀一点,就盖上盖子摇一摇。这样舀了几勺黄豆,继续用勺子舀米,“嘻嘻嘻”舀的过程中小米粒掉得比黄豆更欢了。他放下勺子,一粒一粒地捡起小米粒,(图2)看着纸罐里,黄豆和米粒混合的样子笑了。泓泓问他:“这样混装,倒出来后怎么办?豆豆和米还能回自己各自的家吗?”他摇了摇头说:“要一样一样地装”,“对”我对他笑了。(图3)
图1
图2
图3
泓泓小朋友安静地在科学区的一角,不停地用勺子舀小石子装在罐子里,舀一下听一听,大大小小的罐子装了好几个,文静的她还不时兴奋地自言自语道“这个声音好大呀!”“这声音更大声”,她摇摇这个,听听那个,乐在其中。(如下图)
分析:
已有经验:
1.孩子们对装响罐很感兴趣,会通过摸、看、闻等多种方式感知材料;能反复地专注地装响罐和倾听声音。如希希一直在装黄豆,反映了小班幼儿对材料探索单视角、喜欢重复的特点。
2.幼儿在装响罐的过程中部分颗粒物撒到地上和桌上,可见小手的精细动作还不够协调,使用工具还需练习。不过可贵的是颗粒物虽然小又多,幼儿都能耐心细致地一一捡起,这里体现了他们良好的操作习惯,认真专注的学习品质。
现有水平:
1.小班幼儿的小手肌肉还不够协调,部分幼儿缺乏使用工具的意识,但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选择和学习使用工具。
2.个别幼儿喜欢混装,影响了对单个物体发声的判断,但在教师引导下,会调整操作方法,关注不同物体的不同发声现象。
3.幼儿在操作中,能感知到物体发声的状态,自发地将不同响罐的声音进行比较,并说出“哪个大声”“哪个小声”。 调整
推进
(附图) 根据以上的游戏观察,发现幼儿对声音大小感兴趣,我们将探索声音的大小作为下次游戏的推进点。我们在材料、环境和指导策略方面进行了以下的调整。
1. 材料调整策略:简化材料,保留有明显颗粒变化的、软硬不同的六种材料,方便幼儿区分材质明显的声音不同。(如图);增加大声小声的图标,支持幼儿辨认图谱,便于幼儿区分、展示不同声音大小的响罐,分享自己的探索发现(如图)
2.环境调整策略:
新增一个展示架,让幼儿陈列自己制作的响罐。
3.指导调整策略:
(1)与幼儿讨论“是否可以混装”,形成游戏规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律师制度与实务课件:律师收费.pptx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甘肃省副省长罗笑虎为中小学生作毒品预防教育报告全文.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辅导员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 天津布兰德新摩尔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ppt VIP
- intouch hmi与archestra集成本机成功安装.pdf VIP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