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概要.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概要

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后期(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怎样严重的影响? 问题探究 ①皇帝个人专权,政治十分腐败; ②思想专制,严重妨碍了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③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开支庞大,官场黑暗;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早期萌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清代皇帝的批红 ——康熙御笔 皇太极 *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秦朝(形成) 中央: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两汉(巩固) 中央:汉武帝重用亲信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地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加强 隋唐(完善) 中央:三省六部 地方:加强统治;中期后藩镇割据局面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加强) 中央: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地方:把军事、行政、财政权力收归中央 元(新发展)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 秦朝(形成) 两汉(巩固) 隋唐(完善) 宋朝(加强) 元(新发展) 地方分权 集中 中央集权 集中 皇帝 明清(顶峰) 一、新课导入 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为我国明清时期,共跨历史470多年,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是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一个历史时期。那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 导致中国我国封建制度由盛转衰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二、内阁的出现 三、军机处的设立 明太祖朱元璋 ◎ 宰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形势,明太祖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人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君主专制。 1.宰相制度妨碍皇权集中(背景) 前情回顾:丞相的设立起源于何时?有何职权?   丞相的设立始于秦朝。   从秦朝开始的这种君主丞相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特征是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之下,同时存在一个“常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百官表》)的丞相或者相国。皇帝通过丞相治理国家,丞相既对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又是百官之长,所谓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另一方面,丞相的存在,客观上起着制约君主的作用,故使皇帝时时忌惮。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形成与完善,就是皇权对相权分离、削弱的初步成功。 2.废除宰相制度   (1)在地方:废行中书省,实行三司分权,相互牵制。   (2)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隶属皇帝。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有人告发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有不法行为,一方面他将胡惟庸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抄家灭族,另一方面,宣布撤销中书省,废除宰相,将六部升格,由其亲自掌管,国家政事由皇帝一人决断,并且下令今后不许任何人再提设宰相一事。 皇权日益强化 废除宰相制度 矛盾 君主专制加强的必然结果 地方的权力收归中央 宰相权力膨胀 (行政) (监察) (军政) 布政司 都指挥司 按察司 三司 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中央 胡惟庸案大捕杀   胡惟庸(?—1380),安徽定远人。1355年投奔朱元璋。1370年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任丞相七年。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致死者达3万余人,史称“胡狱”。 胡惟庸被杀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极大加强。 ◎ 内阁的出现 宰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量巨大,事务繁忙,各种奏章批阅,施政方略的出台,大事小事的处理皆需皇帝裁决。皇帝不但精力不够,才能和经验也难以胜任。为此,明洪武十五年,又设殿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传旨当笔”,充当秘书。明成祖以后,职权越来越大,不但“参与机务”,而且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形成内阁制度。 明朝内阁大堂旧址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发展 1、创立原因 2、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3、 内阁的性质及作用 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进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