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少年爱因斯坦》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有一天,在公共汽车上,著名学者爱因斯坦把眼镜弄掉了,他弯下腰去拣,但没有找到。这时,坐在爱因斯坦对面的一个小姑娘把眼镜拣起来递给了他。   “谢谢,小姑娘,你真可爱。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克拉拉·爱因斯坦,爸爸。” 8.少年爱因斯坦 王 滨 等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痴迷小提琴 爱因斯坦和夫人 蹬脚踏车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与普朗克 爱因斯坦在教室讲学 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 爱因斯坦是一座后人很难逾越的智慧高峰。 1951年3月14日,在72岁生日那天,当被摄影记者要求在镜头面前笑一下时,爱因斯坦却出人意料地做出了这样一种古怪表情,后来竟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符号,无人不知。 爱因斯坦(公元1879—1955年) 德国犹太人,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人们称颂他为“二十世纪的牛顿”。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并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在物理学多个领域均有重大贡献,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在此基础上推广为广义相对论。因物理学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zxx k 孤僻 闲暇 涓涓 迟钝 腼腆 遏止 不解之缘: 爱不释手: 怡然自得: 井然有序: 大名鼎鼎: 跃跃欲试: 雄心勃勃: 流连忘返: pì juān è 一、预习检查: dùn xiá miǎn tiǎn 留恋景色或某种事物,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去。 难以分开的缘分。 喜爱得舍不得放手。释:放下。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形容做事很有条理。井然:整齐的样子。 形容极其有名,名气很大。鼎鼎:盛大、显赫的样子。 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形容雄心很大,很有理想。勃勃:旺盛的样子。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⑴音乐和他结下了难以分开的缘分,他虽然没有走职业音乐家的道路,但那把心爱的小提琴却陪伴了他一生。 ⑵这实在是对小孩子好奇心的一种挑逗,阿尔伯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了。 ⑶他讲的那些德国古典作品,常常使阿尔伯特陷入沉思,有时竟留恋佳境,舍不得离开,而忘了回去 ⑷每当他看到有人在军乐队的伴奏下形容喜悦,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地操练步伐的时候,他不是掉过头去,便是愤愤地说:…… 不解之缘 跃跃欲试 流连忘返 怡然自得 第一部分(1—4段)介绍小爱因斯坦的智力令人担忧。 zxx k 第二部分(5—33段)叙述少年爱因斯坦的学习经历。 第一层(5—12段)幼年爱因斯坦表现出来的音乐天赋。 第二层(13—18段)幼年爱因斯坦表现出来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三层(19—20段)少年爱因斯坦的正义感。 第四层(21—24段)少年爱因斯坦勤学好问。 第五层(25—33段)少年爱因斯坦表现出来的科学天赋。 文章脉络 二、圈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依据这些词语,概括出少年爱因斯坦的主要经历。 年 龄 经 历 三岁 四五岁 五岁 六岁 七岁 十岁 十二岁 陶醉于母亲的钢琴曲,表现出对音乐的早慧。 被袖珍罗盘迷住,转动着大眼睛寻求答案。 因为愿意慢慢独立思考,所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反应迟钝。 要求拉小提琴。 还没有学会说话。 已经是暴力专制制度的反对者。 已能独立证明数学定理。 三、快速浏览课文,与同小组的同学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1.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 2.爱因斯坦小时侯学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找找文章中哪些地方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眼睛?体会一下这些语句的作用。 4.从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1、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 2、爱因斯坦小时侯学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爱因斯坦是一个沉静而孤僻、相貌丑陋的孩子,他语言发育很迟缓,语言表达能力极差,但是他却有着不同寻常的音乐天赋,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富有正义感,并且勤学好问,在十几岁时就具有很高的科学天份。 对科学和真理充满好奇,爱读书, 爱思考,爱提问,爱钻研。 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找找文章中哪些地方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眼睛?体会一下这些语句的作用。 (1)(第3自然段) “从那孩子那双忽闪的棕色大眼睛里,流露出多么明亮的色彩呀。” 从流露出光彩的棕色大眼睛里,父母感觉到他应该是个聪明的孩子,给人一种希望。 (2)(第7自然段) “他歪着头,闪着聪明的眼睛,在那儿认真地听着呢。” 写出了他对音乐的入迷,表现了他在音乐上的早慧。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03015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