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LTCC带通滤波器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微波带通滤波器浅析
1 引言
微波带通滤波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微波元器件在近几年来得到大力的发展,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整个微波系统性能的好坏。因此,对微波滤波器的理论、设计方法以及各种结构形式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微波工程师的极大兴趣[1]。而军、民通信的日益发展,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迅速扩张,对微波元器件集成度、高性能、小型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减小微波器件的体积,适应通信系统的小型化、易集成、性能好、可靠性高、设计灵活等要求,LTCC层叠式微波器件如滤波器、双工器和天线模块等研究开发日趋活跃,并在GPRS、CDMA、网络无线接入、卫星定位系统等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2]。低温共烧陶瓷(LTCC)因为具备高耐温性、高耐湿性、高热导率、低介质损耗以及高电导率材料的使用和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微波滤波器的应用中越来越广泛[3]。
2 微波带通滤波器的发展现状
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是指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但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与带阻滤波器的概念相对.一个允许特定频段的波通过同时屏蔽其他频段的设备[4]。微带线滤波器具有小尺寸,用光刻技术易于加工的特点,还能通过采用不同的衬底材料在很大的频率范围内应用[5]。微带线型滤波器在FR或微波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微波滤波器类型.该结构形式的滤波器品种繁多,性能各异.是现代电子系统中的关键器件之一。微带线滤波器的应用十分广泛,它在通信系统、电子系统、医疗设备以及军事微波系统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
(1)1992年,W.Schwab介绍了一种可以抑制二次谐振频率的悬置带状线滤波器和一种改善通带边缘衰减的鳍线滤波器。
(2)1996年,Hsin-Chin Chang、Chin-Chih Yeh和WEI-cheng Ku利用多层技术为DETC手机RF元件设计了一个阶跃耦合线平面滤波器,该滤波器通过抽头结构进行输入输出耦合。
(3)1999年,J.A.Curtis介绍了一种多层结构双模带状线滤波器,谐振器通过膜片进行耦合,说明了这种结构可用于实现双模腔体、电介质谐振器结构,并在多层结构中引入了耦合。
(4)随着SIR谐振器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学者如Azzeddine Djaiz、Kamol Boonlom和Tayeb A.denidni等人近一步将发夹线、小型化的SIR谐振器应用到多层结构中。
3 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从通信发展的早期开始,滤波器在电路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取得不断的进展,滤波器设计由原先的集总元件LC谐振器扩展到一个新的领域,即分布元件谐振器[7]。滤波器的设计当前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镜像参数法。它是以滤波网络的内在特性作为根据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滤波网络的具体电路,用分析的方法推算出变换器损耗的特性。然后再将这些具体电路拼凑起来,使总的衰减特性满足所需要的技术要求。
(3)插入损耗法。它是近年来应用的很多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根据所提出的技术要求,决定插入损耗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这个函数关系,应用网络理论综合出具体的电路结构。
(2)传输设计法。其基本的出发点是把滤波器看成传输线上相隔一定距离放置的电抗、电纳或谐振元件。每一元件对进入的传输波产生一反射波。当选择适当元件的电抗、电纳值及其间的距离,即能使通带内各反射波相互抵消,而得到一个低的插入驻波比,插入衰减就小。在阻带中,则由于反射波的叠加而得到高的衰减[8]。
3.1 SIR结构的微波带通滤波器
阶梯阻抗谐振腔(SIR)[9]
图3.1 SIR谐振腔及其等效电路
3.2 源一负载耦合交叉耦合滤波器
很长时间以来,对交叉耦合滤波器(如图3.2所示)的研究,都局限在源与负载分别与一个谐振腔相耦合的拓扑结构上。这样一个N腔交叉耦合滤波器最多只能产生N-2个传输零点。现代通信系统对滤波器低带内损耗、高带外插损和小型化的要求,使人们开始考虑源与负载之间的耦合。对于给定的一种含有N个谐振器的滤波器,考虑源与负载之间的耦合,就能够实现N个传输零点[10][11]。交叉耦合滤波器在滤波器的非相邻谐振腔间引入耦合,产生带外传输零点,增加截止频率的陡度,从而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减小滤波器的尺寸。
设计步骤:
(1) 给出新的滤波器等效电路模型,以及相应的传输函数。
(2) 讨论了耦合矩阵的解析求解方法。
(3) 结合前面的理论知识,设计了两种结构新颖的六边形微带滤波器,分别是两腔和三腔源一负载耦合交叉耦合滤波器。
图3.2 交叉耦合电容模型及其等效电路
3.3 多层陶瓷微波滤波器
1985年,M.Sagawa首次提出了多层陶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论语》论君子课件.ppt VIP
- 佳能EOS5DMArkII(官方中文使用说明).pdf
-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案例--万科集团讲解.doc
- 一种惰性气体保护气雾化设备的可调喷盘.pdf VIP
- 2025届四川省宜宾、自贡、乐山等市高三下学期3月二诊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考点解密追踪与预测(新高考)压轴题11 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解析版).pdf VIP
- 供应商QCDS评分细则(管理文件15).doc VIP
- 土壤质地的测定比重计法.pptx VIP
- 媒资系统项目销售合同模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