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医学精品课件】创伤感染的细菌教学课件.pptVIP

(精编)【医学精品课件】创伤感染的细菌教学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演示文稿演讲PPT学习教学课件医学文件教学培训课件

第 七 章;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特性;2.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于血琼脂平板上生长后,在菌落周围还可见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该属细菌触酶阳性。 多数菌株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 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 产酸。 ;5.抵抗力:很强,耐盐,对碱性染料(龙胆紫)较敏感。 对青霉素、金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高度敏感。 近年来因抗生素的选择作用,耐药菌株逐年增多,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经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凝固酶(coagulase):是一种能凝固加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的蛋白质,常作为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 耐热核酸酶: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耐热核酸酶,该酶100℃15min或60℃2h不被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此酶,其他葡萄球菌不产生,故临床上也将此酶作为鉴定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2.所致疾病: (1)化脓性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全身感染。 (2)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毒素休克综合征等。;3.感染后机体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牢固持久。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四、防治原则;第二节 链球菌属;1.根据链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培养生长繁殖后,按产生溶血与否及其溶血现象分为三类: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色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亦称草绿色链球菌。α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并未完全溶解,多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无色溶血环,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β溶血环中的红细胞完全溶解,亦称溶血性链球菌,这类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亦称不溶血性链球菌。;溶血现象;2.多数细菌兼性厌氧,少数厌氧,营养要求高,培养时须加血液或血清等成分。 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有乳光、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直径0.5~0.75mm的细小菌落。 能分解葡萄糖,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 ;3.抗原构造复杂,主要有3种: 多糖抗原:是链球菌群的分类依据。 表面蛋白抗原:其中M蛋白与风湿性心内膜 炎和肾小球肾炎的发病可能 有关。 核蛋白抗原 4.抵抗力不强,对一般消毒剂抗生素均敏感。 ;5. A群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是人类链球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 致病物质: 细胞壁成分 侵袭性酶类: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胶原酶 毒素:链球菌溶素、致热外毒素(即红疹毒素) ;所致疾病包括: 化脓性炎症:蜂窝组织炎、丹毒、淋巴管炎、扁桃体炎等 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应: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毒素性疾病:猩红热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常引起龋齿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B群链球菌,可引起皮肤感染、心内膜炎、产后感染等。 ;;6.常用的血清学诊断试验有: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ASO test),简称抗O试验,是体外毒素与抗毒素的中和试验,常用于风湿热或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风湿热患者血清中抗O抗体比正常人显著增高,大多在250单位左右;活动性风湿热患者一般超过400单位。 7.治疗时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第三节 破伤风梭菌; 2.破伤风梭菌感染致病的重要条件是伤口的厌氧微环境: (1)伤口深而窄,混有泥土异物; (2)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3)同时伴有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4)局部氧化还原电势下降,有利于破伤风梭菌芽胞发芽、细菌生长繁殖。; 致病物质主要是破伤风痉挛毒素,该毒素对神经系统有高度亲和性,能使肌肉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失调,以至伸肌、屈肌同时强烈收缩而呈强直性痉挛。 ;;3.破伤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创伤史和典型症状的观察。 4.防治原则: (1)一般措施:正确处理创口及时清创扩创,防止厌氧微环境的形成。 (2)人工自动免疫:注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 (3)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用于紧急预防以及进行特异性治疗。;第四节 产气荚膜梭菌;2. 汹涌发酵——该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因分解乳糖产酸,可是酪蛋白凝固,同时又分解 其他糖类产生大量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气势凶猛,故称~。 3.在血琼脂平板上有双层溶血环,内环是由θ毒素引起的完全溶血,外环是由α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4.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12种外毒素,其中重要的毒素有:(1)α毒素:即卵磷脂酶,是本菌的最重要毒性物质;(2)θ毒素;(3)κ毒素:是胶原酶;(4)μ毒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