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赤壁赋随堂练习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赤壁赋随堂练习3.doc

《 赤 壁 赋 》训 练 题 ●知识建构● 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遭到政治迫害,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到黄州已经两年。想到自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在七月十六日的夜晚,驾船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出了这篇千古名作——《赤壁赋》(文学史上称为前《赤壁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 ,号 ,四川眉县人。宋仁宗嘉佑二年进士,历官黄州知州,杭州知州,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卒后追谥文忠。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父洵弟辙并称“三苏”并与 合称为“唐宗八大家”。代表作品是“两赋一词”(前后《赤壁赋》及《念奴娇·赤壁怀古》)。其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永,或婉媚缠绵,各具神韵。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开豪放一派;在书法绘画方面也是宋代大家,与 ,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常识集锦: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在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定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 基础指要: (1)字音: 举酒属(zhǔ)客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酾(shī)酒临江 驾一叶之扁(piān)舟 (2)词语: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 纵一苇之所如:往 扣舷而歌之:敲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即使 (3)词类活用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西、东:名词活用作状语 舞幽壑之潜蛟。 舞:动词的使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泣孤舟之嫠妇。 泣:名词的使动用法 (4)一词多义 ①扣弦而歌之:动词,唱 ②歌曰 “……”:名词,歌词 ③依歌而和之:名词,歌声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方位名词,下面。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克,攻下。 课文导读: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范例示导●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纵一苇之所如——如:到,往……去 扣舷而歌之——歌:歌唱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伴侣 少焉,月出东山之上——少:不多一会儿 [解析]:此题的答案应选C项。因为C项中的“侣”“友”二字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应解释为“以……为伴侣”,而不能解释为名词“伴侣”。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中“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大咸阳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词活用的掌握情况。答案应为D项。“乌鹊南飞”的“南”是“向南面”的意思,是方位名词作状语,与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项。A项是一般性的名词作状语。B项“东”是方位名词作动词。C项中的“鱼肉”是名词作动词。 3、下列各句中加点“之”与例句中“之”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凌万顷之茫然。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解析]:例句是一个用“之”后置定语的句子,“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与其结构相同的是D项。A项中的“之”是一般的结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