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教材《环境教育》.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校本教材《环境教育》

目 录 第一章 环境保护的历史沿革第章当代全球环境问题第章第一章环境保护的历史沿革环境问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农业革命以前。在农业革命以前,人与自然的关系曾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大转折。这次大转折的标志是能够利用“制造工具用的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工具是火。据我国科学家考证,在元谋人遗址中有大量的炭屑、烧骨等遗迹,这是人类最早使用火的证明。这说明,大约在170万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火。由于能够利用火这一体外能源,人类结束了自然奴隶的历史,由被动适应环境转向主动改造环境,开始了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艰难而漫长的历程。伴随着火的利用和工具的制造,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就出现了。一些学者认为,在史前社会,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如美洲野牛绝迹可能与人们过度狩猎有关。旧石器时代晚期。猛犸象、披毛犀的消失,也可能是同样的原因所致。不过,在农业革命以前,人口一直是很少的,人类活动的范围也只占地球表面的极小部分;另一方面,从总体上讲,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力还很低,还只能依赖自然环境,以采集和猎取天然动植物为生。此时,虽然已经出现了环境问题,但是并不突出,地球生态系统还有足够的能力自行恢复平衡。所以,在农业革命以前,环境基本上是按照自然规律运动变化的,人在很大 程度上仍然依附于自然环境。农业革命以后,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一是人口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爆发性增长,由距今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的532万人增加到距今2000年前后的1.33亿人。人口数量大大增加,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大。二是人们学会了驯化野生动植物,有目的地耕种和驯养成为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使人类的食物来源有了保障。随着耕种作业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力量与作用越来越大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主要是通过大面积砍伐森林、开垦草原来扩大耕种面积,增加粮食收成,加上刀耕火种等落后生产方式,导致大量已开垦的土地生产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大片肥沃的土地逐渐变成了不毛之地。为了农业灌溉的需要,水利事业得到了发展,但又往往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等。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类文明的进程。历史上,由于农业文明发展不当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使文明衰落的例子屡见不鲜。印度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开化历史都和美索不达米亚相似。4000-5000年前,这里的农业就很发达,人们利用印度河四季充沛的河水与一年两季的洪水种出了丰盛的庄稼,盛产小麦、芝麻、甜瓜和棉花,是名符其实的粮仓。然而,毫无顾忌地开垦,无休止地砍伐森林,使温德亚山和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水土大量流失淤塞了河道,破坏了生态结构和生态平衡,土地沙化出现了,昔日的沃野良田逐渐变成了茫茫沙漠。今天,这里已经是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的荒漠。 印度河东部的塔尔沙漠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老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这里森林茂盛、水草丰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据记载,周代时,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达到53%,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但是,自秦汉开始,黄河流域的森林不断遭到大面积砍伐,使水上流失日益加剧,黄河泥沙含量不断增加。宋代时黄河泥沙含量就已达到50%,明代增加到60%,清代进一步达到70%,这就使黄河的河床日趋增高,有些河段竟高出地面很多,形成“悬河”,遇到暴雨时节,河水便冲决堤坝,泛滥成灾,黄河因此而成为名符其实的“害河”。与此同时,这一带的沙漠面积日复一日地扩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在农业社会,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的规模,并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恩格斯在考察古代文明的衰落之后,针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恶果,曾经给予人类以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此外,在农业社会,特别是农业社会末期,还出现过污染问题。据考证,几千年前,由于我们祖先的采暖和炉灶设施十分简陋,洞穴内充满烟气,呛得令人窒息,人们逃出洞外。又因食物腐烂发出恶臭而令人生厌,于是迁往别处而不返。有人认为,这是人类社会大气污染历史的开端。但总的来看,在农业文明时代,主要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污染问题仅在一些人口集中的城市比较突出,井引起人们的重视,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例如,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奴隶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