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基王振堂:我无法拒绝这笔交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宏基王振堂:我无法拒绝这笔交易   每一起并购案的发生,都隐藏着买家特定的市场战略意图,宏基并购Gateway也不能例外。但对于一块钱恨不能掰成三块钱来花的王振堂而言,以57%的溢价并购目标之举实在有些令人困惑。      宏基终于稳稳地坐在了全球PC市场第三的位置上!   2008年1月18日,市场研究机构1DC发布了2007年第四季度报告。报告显示,该季度宏基成为美国PC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公司,同比增长了294.2%,销售达到150万部。受此突出业绩影响,宏基仅次于惠普和戴尔,以9.6%的市场份额超越联想的7.5%,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业界普遍认为,宏基超越联想并得以在美国市场“风光无限”,与其成功收购美国第三大PC厂商Gateway有莫大关系。然而,数月之前,当宏基董事长王振堂宣布并购消息时,更多的人却对此充满疑虑。他们认为Gateway正在走下坡路,并不值得一向一块钱当三块钱用的王振堂以溢价57%(市值1.57倍的价格)买下它。   “买贵了”,这是业界对王振堂之举近乎一致的结论。这宗宏基成立30年来最大的购并案,让王振堂度过了上任两年多以来最难熬的一段日子。他当时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要顶住压力促成这笔交易?而并购Gateway后,又为什么会招致市场质疑?这里面究竟有怎样的内幕?      股价连续两天跌停      2007年8月27日下午5点,台北远东国际大饭店二楼:宏基正式宣布以7.1亿美元并购美国第三大PC企业Gateway,成为全球第三大PC品牌。这是继惠普并购康柏,联想并购IBMPC部门后,业界第3起重要的并购大案。   是时,王振堂冷静地扫视完全场后说出了第一句话:“让灯光亮一点!太暗了。”的确,就在7月,宏基原本打算并购欧洲区域电脑品牌Paekard Bell,不料想被联想中途拦截。一个多月后,宏基大手笔买下Gateway,并利用该公司手中对Packard Bell的优先并购权,一举吃下了两个品牌!      在那次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沉默了一个多月的王振堂仰头笑了。但是他的笑容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天宏基的股价就跌停,第三天同样悲剧重演,市值立马缩水6.1亿美元。   资本市场对这起并购案投反对票有其道理:一是太贵,以溢价57%的金额购买营收正走下坡路的Gateway不合理,对比当年惠普、联想的并购案,溢价空间都不超过20%。宏基此次多付1.7亿美元(若以平均溢价约两成推算)却只为增加1.7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并不划算;二是太难,跨国企业整合难度不低,不少企业就曾因为整合出了问题,结果导致自有业务也被拖累;第三,宏基过去的并购几乎都以失败告终;最后是市场预期,手上有13亿美元现金的宏基将减资拉高每股盈余,如今希望破灭。尤其糟糕的是,就在2007年5月,王振堂才斩钉截铁地对媒体说:“那家公司(Gateway)太贵,我们不会买它。”但瞬间又以高价买下对方。   此外,在不少股东看来,宏基收编Gateway的最大赢家是许立信,这个专长于买入小公司,整顿后快速脱手的华裔商人。   据介绍,2000年PC公司Emachines亏损,许立信以1.6亿美元买下韩国大股东所持股份并进行整顿,让其扭亏为盈。2004年他以2.9亿美元将Emachines转售给Gateway。短短四年中,个人获利逾6000万美元。不仅如此,他还成为了Gateways二大股东。   2006年9月,许立信有意代表Gateway从日本厂商NEC手上买下Packad Bell,但董事会未通过。他转而以个人名义买下Packard Bell,前提是,他必须保证,若找到Packard Bell的买主,必须让Gateway有45天的优先购买权。有趣的是,在许立信以9000万美元买下Packard Bell后,短短一个月内就与宏基展开接触,又跟联想展开谈判,外传金额从1亿美元到2.5亿美元。即便后来宏基以并购Gateway的方式,强制使用优先购买权,导致Packard Bell无法卖给联想,但它最后的卖价还是比许立信买入时高出许多。      品牌与利润率之痛      王振堂的决策逻辑何在?   2007年8月31日,他接受了媒体专访,但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脸上却没有一丝笑容。   “大家把事情太简单化了!”说到媒体与外资的负面评价,王振堂情绪有些激动,“那种压力排山倒海似的涌过来,就像是‘杀无赦’一样,根本没给我任何解释的机会,好像一次就要把宏基打倒。”他接着说:“太贵是相对的。2006年我们想买的时候,Gateway的股价还在2.5美元左右,现在受美国次级房贷风暴影响才降到以前的一半。”   但这次的大手笔,毕竟与他过去主张一块钱要当三块钱用的作风有太大差异。对此,王振堂做了解释:“买下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