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实施.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实施 ??????????????????????????? ?? 所谓STS教育,是科学(Sic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教育的简称。是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为重心而组织的教学模式。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科学教育改革运动中形成的一股思潮,它主张在科学教育中不应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更应重视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因此,科学教育必须和当前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既考虑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又要研究社会成员对现代及未来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作出的决策。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就是要求化学教学要与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使它们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教书育人的功能,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一.中学化学教学实施STS教育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的崛起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增强综合国力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全民素质上来。国际竟争的焦点已集中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上。这就要求教育不仅要培养出大量致力于发展社会的科技人员,还要造就一大批掌握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前景并能参与科学技术发展决策的高素质人才。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这一重要使命。因些,中学化学教学中必须渗透STS教育。 ??? 2.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1世纪化学学科已渗透到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海洋科学等前沿科学中。这说明化学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具有时代性、新颖性、开放性。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内容,还应关注学科发展的动向,结合授课内容适时将有关的最新知识、成就引进课堂。注重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交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3.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需要 教育的目的是全民普遍科学素质的提高,这就避开了精英教育的误区。科技发展需要精英,但精英毕竟是少数人,只有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更好利用,使经济得到振兴和发展。这对于我们国家,特别是一个13多亿人口的大国尤为重要。试想,若我国公民的化学素质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假药、劣质化学产品何以藏身?化工生产带来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哪里还有容身之处?但目前仍有很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进行应试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尤其严重。部分学生往往理论上讲得有板有眼,试卷上做得完好无缺,而实际操作能力非常差,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大有人在。我国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而要投入社会中。这就要求学生在中学阶段必须学到一些基础知识、学会一定适用于社会工作的基本技能。 4.化学学科特点的需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探究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实验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教学产生的学习效果是任何能言善辨的教师用华丽的语言所不能代替的。故在化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二.化学教学中STS教育的目标任务 ??? 1.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改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加强应用科学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价值。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及国内科技发展的动向,关注热点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成就。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看到科学技术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科技意识,增强爱国热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就是科技的发展,未来的世界强国必然也是科技强国。 2.增强学生关注科学、关注生活、服务社会的意识 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一些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成果。如我国的能源、超导材料、金属材料、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同时,还要让学生意识到科技发展会给社会进步带来不利的一面。使学生识别并认清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获得一定的技能,以应付在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各种挑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免遭破坏。教育学生必须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粮食、植树造木、减少废弃物、废品回收,使用绿色商品等。增强学生对社区、社会及全球发展性问题的关心及参与意识。 如讲到二氧化碳时使学生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温室效应”对环境造成的后果;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讲到保护空气时,向学生介绍致冷工业释放的氟里昂会造成臭氧层变薄和出现空洞,使更多的紫外辐射线到达地面。对动植物生长造成伤害,还会使CO2量增加而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现代致冷工业已逐步用溴化锂代替氟里昂。让学生看看自家的冰箱是否是无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