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课件)第七章红壤黄壤.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sv网纹层成因: (五)红壤性土 Weakly developed red earths 分布于红壤地区低山丘陵,与铁铝质石质土及铁铝质粗骨土组成复区。其特点是:土层浅薄,具有A(B)C剖面,色泽较淡,有或无红棕或棕红色薄层(B)层。 小测试 相关土类区别 1 它与黄棕壤的区别: 黄棕壤系北亚热带地带性淋溶土,淋溶粘化较红壤明显,但富铝化作用不如红壤强而具弱度富铝化过程。粘粒的SiO2 /AI2 O3 为2.5~3.3,粘土矿物既有高岭石、伊利石,也有少量蒙脱石, pH5~6.7,盐基饱和度30%~75%。 2 它与黄壤的区别: 黄壤比红壤年平均气温低而潮湿,故水化氧化铁和铁活化度较高( 10%~25%),土呈黄色( 2.5Y8/6)或橙黄色( 2.5Y7/8),粘土矿物因风化度低,故以蛭石为主,高岭石、水云母次之,有较多的针铁矿、褐铁矿。且有机质含量亦较高(50 g kg-1~100g kg-1)。 about Part 4 利用与改良 (一) 利用 不仅种植粮、棉、油、蔗、烟等农作物,而且是亚热带经济林木、果树的重要产区,可以农林结合,发展亚热带经济果木,如茶叶、油茶、油桐、桑树、漆树、油橄榄、柑桔、抽子、枇杷等。 利用与改良 (二)改良 针对红壤有机质含量很低的情况,可种植绿肥,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素肥力。 红壤速效磷普遍缺乏,增施磷肥,并提高其利用率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增产措施。 黄壤 组员:夏新新 王云 祝嫣媛 赵振方 * 红壤 组员:夏新新 王云 祝嫣媛 赵振方 about about about about 红壤 分布与形成条件 形成过程 剖面形态特征 基本理化性状 亚类及其特征 合理利用 about Part 1 热带和亚热带各种森林土壤之间的地理发生关系 红壤 黄红壤 黄壤 赤红壤 黄色砖红壤 砖红壤 燥红土 褐红壤 相对干旱 相对湿润 北 南 热量 黄棕壤 黄褐土 33° 27° 东部湿润区 西部半湿润区 东部从长江以南至南岭山地,包括江西和湖南两省的大部分,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北部和安徽、浙江、湖北等省的南部; 西部包括云贵高原中、北部,即云南省北部和贵州省南部,以及四川的西南部,大致在北纬25o~31o之间 形成条件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6~20℃,≥10℃积温5000~6500℃,无霜期240~300天,年降水量1200~2500mm,多集中在夏半年,干湿季明显 气候的影响: 利: 光热资源丰富, 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沛的雨水 弊: 造成养分的淋溶流失 季节性干旱使作物缺水 暴雨造成无植被复盖地水土流失 形成条件 植被 常绿阔叶林 主要由壳斗科、樟科、茶科、冬青、山矾科、木兰科等构成,此外尚有竹类、藤本、蕨类植物。 壳斗科 樟科 山苍子 木兰科 风吹沙 形成条件 地形条件 低山 丘陵 高原 母质条件 主要有第四纪红色粘土,第三纪红沙岩、花岗岩、千枚岩、石灰岩、玄武岩等风化物,且较深厚。 第四纪红色粘土的四个层段: 均质红土层 焦斑层 砾石层 网纹层 about Part 2 形成过程 红壤是中亚热带生物气候旺盛的生物富集和脱硅富铁铝化风化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 1.脱硅富铁铝化过程 2.生物富集过程 原生矿物 K Na Ca Mg 蒙脱石 -K -Na Ca Mg H2O -OH- H+ 高岭石 -Mg H+ -Ca 高岭石 H+ -Si 铁铝氧化物 Fe Al 脱硅富铁铝化过程 脱硅富铁铝化过程 富铁铝化过程 2.生物富集化过程 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作用下,红壤中物质的生物循环过程十分激烈,生物和土壤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交换极其快速。 表现特点是在土壤中形成了大量的凋落物和加速了养分循环的周转。在中亚热带高温多雨条件下,常绿阔叶林每年有大量有机质归还土壤。每年每公顷常绿阔叶林约40t,温带阔叶林8~10t。 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也以极快的速度对调落物矿化分解,使各种元素进入土壤,从而大大加速了生物和土壤的养分循环并维持较高水平而表现强烈的生物富集作用。 表7-1常绿阔叶林下红壤的生物归还率* 地点 项目 SiO2 Al2O3 Fe2O3 CaO? MgO K2O Na2O?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