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砚名坑的概述备考复习
老坑洞
老坑砚石岩性:泥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云母类(水云母)粘土为主组成,还有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类,微量矿物有: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则谓之为“火捺”。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大西洞与水归洞同称老坑砚石,在色泽上粗看大致一样,其实仔细审视仍可分辨出来。大西洞石色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蓝;水归洞则在青灰色中微带紫蓝色而偏紫。大西洞之冰纹似乎多些,水归洞则相对少些。老坑砚石击之发出木声,无铿锵之声(与宋坑比较有明显不同)。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青花、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较常见的石品是冰纹和金线、银线,其次是火捺。鱼脑冻(包括碎冻)和蕉叶白则是稀有的,非常难得。老坑,尤其是出自大西洞砚石中的鱼脑冻是最理想的,是砚石中最为娇嫩之处,最为难得。鱼脑冻或蕉叶白的周围必定有胭脂晕火捺,最好者是将整个“冻”团团围住。冻内或近边沿处必定有青花,有时还有玫瑰紫青花,这种鱼脑冻是非常罕见的,不要说是完整的白如晴云的鱼脑冻,就是碎冻亦属少见。我以为很有必要将老坑砚石中的“冻”,“晕”和“荡”区分开来,否则就会影响“冻”的真正价值。老坑砚石中还有一种非常少见的冰纹冻,这也是唯老坑水岩砚石所独有的。
古人曾赞美老坑砚石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把“重与轻”,“刚与柔”这两对矛盾统一在一体之中,这是有根据和有道理的。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比原来的感觉要轻些。所谓“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老坑砚石的确质地坚实而又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假如用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旋即会出现滋润的水气。这些特点是因为老坑砚石的矿物成分主要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同时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很大,所以敲击它时发出“笃笃”的木声,即所谓“扣之无声”,“???墨亦无声”,缺少铿锵之声。又由于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作用,所以还有“久用锋芒不退”的优点。老坑砚石长其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是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的缘故,故使老坑砚石如引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效果。
钟创荣大师老坑作品《福如东海》
坑仔岩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本地口音“坑”与普通话“康”音相近,故又称康子岩),亦有人称岩仔坑。它位于老坑以南半山这上,距老坑洞约二百余米。原洞口因清末最后一镒开采塌方,加上长期没有开坑采石,石块与石屑淤塞其中,经地质部门测定从原洞口断层斜伸延至老坑附近,故原坑洞工作面不能再从旧洞口进出,必须重新在隔山沟打洞挖坑道才能进去开采。坑仔岩开坑采石历史较长。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治平年间开坑采石以来,历代均有开采。相传咸丰九年采砚石时洞内曾大塌方,造成伤亡。在坑仔岩旧洞口旁不远处还立一石碑镌上“坑土地之神”以志,故有人称坑仔岩为土地坑。从原石碑看,“坑”字之上还有一个字的位置,因为年久日深,字迹剥落,据采石工分析,前人采石事故很多,常有伤亡,坑仔岩尤甚,故立土地神碑以镇邪,或寄托安全感。“坑”字之上很可能是个“砚”字,全碑文应是“砚坑土地之神”。附近的岩壁上镌刻着无数的碑记和诗文,内容丰富,文词简朴,形式多样,字体端庄,说明当时有不少文人雅士曾亲临坑仔岩游览和考察,如:“一耸奇峰自烂柯,数沟渺水透长波;神仙每玩同相往,我辈常游到此多。”“访游到此见斧柯,文峰对面是青波;端麻水坑人欲采,士农工商可爱多。”也有出自石工之手,虽然说不上好作品,却拙中有巧,直率而亲切。坑仔岩在停滞不前采近百年后,1978年底重新开坑采石,为了避开断层,新开凿高度和宽度为1.8米长90多米的坑道,连接原坑仔岩采石工作面,采出一批批优质的坑仔岩砚石。
坑仔岩砚石质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且滋润。但坑仔岩砚石不像老坑或麻子坑那样层次分明。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花纹均匀,也不如老坑或麻子坑砚石色彩斑斓。石品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称。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乃是端溪各坑中的高级砚材。坑仔岩砚石是含石英粉砂的绢云母泥质页岩。岩性:粉砂泥质结构,致密块状。矿物万分为泥质矿物(以水云母为主)、赤铁矿、石英、电气石、金红石、绿泥石等微量。
站在坑仔岩新洞口前,可谓高瞻远瞩,端溪砚坑和羚羊峡尽收眼底。
钟创荣大师坑仔作品《兰亭砚》
麻子坑
麻子坑有水坑和旱坑之分,两洞口相隔不过5米,水坑在下,终年浸水,洞内泉水从岩壁不断渗出;旱坑在上,亦为“泉生石中”,不过积水时间比水坑稍短。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约四公里处,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脚之端溪水约600米。该处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