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被长期误解”的仲景名方——肾气丸.doc

肖相如:“被长期误解”的仲景名方——肾气丸.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肖相如:“被长期误解”的仲景名方——肾气丸

肖相如:“被长期误解”的仲景名方——肾气丸 原 文 《金匮要略》共有一处载崔氏八味丸: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 崔氏八味丸 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 薯蓣各四两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 《金匮要略》共有四处用到肾气丸: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第十五条: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十七条: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第三条: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水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第十九条: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肾气丸方 干地黄八两 山茱萸四两 薯蓣四两 泽泻三两 茯苓三两 牡丹皮三两 桂枝一两 附子一两(炮) 右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讲 解 一. 方 名 1. 肾气丸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内经》这一段原文中所说的肾气,指的是肾中的精气以及肾的整体功能。 肾气盛、肾气实的特征是齿更发长、女子月事以时下、男子精气溢泻、阴阳和而有子; 肾气平均的特征是筋骨劲强、筋骨坚、真牙生而长极、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肾气衰的特征是发堕齿槁,重一些就会女子地道不通、男子精少、形坏而无子了,再重一些就会形体皆极而齿发去了; 肾气有余的特征是年已老而有子。 仲景的肾气丸应该是补肾气,治疗肾气衰的方。 上面这些肾气衰的表现没有明确的寒热征象,不是典型的阴虚或者阳虚的表现,肾气丸也就不是补阴的或者是补阳的方。 由此可见,将肾气丸作为补肾阳的代表方不准确。 2. 崔氏八味丸 林亿等人有鉴于书中“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疾治病其有未备”的实际情况,因而“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 这里所说的“散在诸家之方”,是指散落于诸家之方(以唐代为多),即张仲景方被后世医家应用并收录的方剂。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后附录的崔氏八味丸,乃唐代崔知悌《崔氏篡要方》转引张仲景的方剂。 丹波元简《金匮要略辑义》说:“《外台》脚气不随门载:崔氏此方凡五条。第四条云,若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即服张仲景八味丸。《旧唐书·经籍志》:《崔氏篡要方》十卷,崔知悌撰(新唐书·艺文志,崔行功撰)。所谓崔氏其人也,不知者或以为仲景收崔氏之方,故详论之。” 二. 主 证 1. 虚劳腰痛 腰痛,肯定和肾相关,因为腰为肾之府。但是否就是肾虚所致,并不能肯定,因为其他的因素也可以导致腰痛,如瘀血、寒湿等。如果是虚劳腰痛,那肯定就是肾虚了。 虚劳,就是张仲景提出来的,但至今学术界也没有准确的概念。 根据《金匮要略》中虚劳的内容,我认为虚劳的定义是:气血阴阳皆虚,五脏并损的复杂性虚弱病证。 虚劳肯定是虚弱的,同时是复杂性的,不同于单纯的虚证,也因此,虚劳不可能是急性的,它的病程会长。 病程长的、复杂的虚弱病证,肾虚就不可避免了,所谓“五脏所伤,穷必及肾”,虚劳的病人出现的腰痛,必定是肾虚的腰痛。 2. 少腹拘急 这里的少腹,应该是小腹。少腹拘急,即小腹部拘挛、紧张、不舒适。 这种感觉在老年人相当常见,因为老年人的泌尿、生殖系统的退行性改变、慢性炎症很普遍,如男性的前列腺肥大、炎症,女性的慢性尿路感染、阴道炎等,都有小腹部的不适感。 这些表现是衰老的表现,而衰老的本质是肾虚。 老年人的少腹拘急,是肾气丸证;依此类推,慢性虚弱病人出现的少腹拘急,也是肾气丸证。 小便不利也肾气丸的

文档评论(0)

wdjp11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