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准国字之规范与说文的关系
第二週 標準國字研討 教育部之正字規範 教育部於民國七十一年公布常用標準國字,其製定原則分為:總則五,通則四十,分則一百二十,及教師手冊說明。.tw/mandr/index.htm 一、教育部訂定標準字體的目的 1.希望國語文教育在文字教學上,由亂趨整,樹立一個標準,使學生在識字、寫字的過程中,不必因字形的分歧而增加學習的困擾。 2.希望整理出屬於這時代的用字標準,因為文字的使用乃是「約定俗成」,歷代字樣整理的用心皆是如此。如何在浩繁的中國文字中理出代表今日的「用字標準」,無論從實用及學術研究的立場觀之,皆甚為重要。 3.希望生活訊息傳播能有用字標準,在生活應用上趨於精準與方便。用字不統一,常會使生活與學術訊息的交流,產生不必要的障礙與誤會,有一標準後,自然可免除類似的困擾。 4.希望建立字形標準提供資訊界作為輸入、編碼及字型的規範。免得資訊界各行其是,徒增業界及使用者的困擾與負擔,並造成中文電腦發展的困難。 5.希望確定姓名用字的範圍,使民眾命名時避免「創字」,以免造成識辨及資訊處理的困擾。 不過,這五項目的對字形的標準要求寬嚴不一,如資訊標準化需要可嚴格規範,但相對於書寫卻並不一定適應,因此其凡例云:「此僅為確立字樣所需,作為電腦中文系統及印刷用字之準則,一般手寫筆畫,只要字構合乎原則,不必過份拘泥。」亦即有些原則是針對資訊標準化而設,不是書寫非得如此嚴格不可,因此,前述各原則也應建立客觀的彈性空間,以免造成彈性標準因人而異。 二.通則四十介紹 (一)依位變形:?? 1.?? 一字不二捺 ???2.? 左旁末筆斜挑 3.改捺為長頓點 4.內偏旁捺筆改頓筆 5.上偏旁中豎下不出頭 6.上偏旁鉤筆寫法 7. 「大」、「矢」寫法 (二)即形辨義:1. 「甜」、「活」之偏旁寫法 2.「兔」、「兔」、「色」等字起筆部分寫法 3. 「ㄊ」形寫法 4.「任」、「廷」等字偏旁寫法 5.「土」頭與「士」頭的寫法 6. 「冒」字上偏旁寫法 7. 「匝」、「匹」等字部首的寫法 8. 「艸」頭寫法 9.「 」頭寫法 10. 「峰」的右上部與「致」的右偏旁寫法 (三)保留部分篆文筆意1.「合」、「兮」、「會」等起筆部分寫法 2. 「囪」旁寫法 3. 「骨」、「咼」上半寫法 4.「木」、「示」結構的寫法 5.「尹」、「帚」、「彗」等「又」字變形寫法 6.分則113:麻的寫法 (四)依通俗寫法: 1. 「开」旁寫法 2.「即」、「既」等左偏旁寫法 3.「示」、「衣」當偏旁寫法 4.「半」、「羊」、「弟」等字的寫法 (五)其他1. 「月」旁寫法 2. 「用」、「甫」二形寫法 3. 「父」、「交」等形寫法 4.「送」、「這」等字部首的寫法 5. 「辛」、「幸」二形寫法 6.分則11:女的寫法 7.「瓜」、「爪」的中豎筆寫法 8. 「共」、「具」、「貝」等末二筆寫法 9.框中橫筆寫法 三、標準與正誤之判分關係 (一)電腦字形之差異-以細明與標楷為例 1、部件判分有所差異 (1)、「舌、舌」同化:從「舌」之字,標楷體作「舌」,與從「舌」之字判然有別;細明體則一律同化作「舌」。 恬甜舔憩 活括話刮 恬甜舔憩 活括話刮 (2)、「匚、匸」混同:從「匸」之字,標楷體一律作「ㄈ」;細明體則作「匹、區、奩、匾、匿」、「嘔、嫗、偃、堰、慝、湛、諶」兩組,後者與從「匚」之字混同。 匹區奩匾匿嫗偃堰慝湛諶 匡框眶匪匱匛 匹區奩匾匿 嫗偃堰慝湛諶匡框眶匪匱匛 2、筆形規範有所差異:亦即筆形差異不牽涉部件之混同,也與篆文無關,僅因位置不同或美觀要求,如: (1)、點與捺之別: 凡一字有二捺筆者,除少數例外,標楷體均改捺筆為長頓點,細明體則不盡然,如: 標楷體:奏餐鑿 返途鼕 細明體:奏餐鑿 返途鼕 (2)、豎曲鉤與豎挑之別:凡以「己、匕、宛、元、禿、危」等字為左部件者,標楷體均將豎曲鉤改為豎挑,如「改、頃、傾、剜、頑、頹、頠」;細明體則僅「頹」字作豎挑,其餘均作「改、頃、傾、剜、頑、頠」,保留豎曲鉤。另「鳩」字則是橫折挑與橫折曲鉤之差異。 改、頃、傾、剜、頑、頠 改、頃、傾、剜、頑、頠 (3)豎曲鉤與豎折之別:凡有以豎曲鉤之字作為上部件者,除「忌、起、逮、遝、皆、背」等字外,標楷體多將豎曲鉤改為豎折,細明體則未必如此,如: 匙肄疑旨指嘗乘能罷巽撰 匙肄疑旨指嘗乘能罷巽撰 (4)豎鉤與豎之別:標楷體凡原有鉤筆之字,若作為上部件則改為不鉤,細明體則或鉤或不鉤:如: 從「小、余、戚、原、願、塗、亦、縣」等下有豎鉤之字,若作為上部件,則豎鉤改為豎筆,如「 途、慼、願、弈、懸、少、劣、尖 途、慼、願、弈、懸、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