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欧洲二
第七章 歐洲(二) 第一節 歐洲的統合—歐盟的成立與擴張 第二節 歐盟的區域發展 第一節 歐洲的統合—歐盟的成立與擴張 一、歐盟的成立 二、歐盟的擴張 歐盟的經濟實力 歐盟的成立(一) 歐盟的背景:戰後經濟衰退:兩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皆在歐洲,各國飽受戰火摧殘,經濟衰退,國力衰退。美、蘇「冷戰」:戰後歐洲分裂為兩大對峙集團。1.東歐共產集團2.西方自由集團避免再次戰爭威脅—「鐵幕」旁的西歐國家意識到,唯有消弭戰前各國的對立關係,才能確保歐洲和平。 歐盟的成立(二) 歐盟的成立(三) 歐盟的成立(四) 歐盟的成立(五) 歐盟的願景追求和平與發展:透過常設組織與常駐代表共同決策,確保歐洲的共同利益與長期發展。檢視歐盟的成就:1.經濟一體化為主要貢獻之一。2.透過共同市場與關稅同盟成為世界三大經濟板塊之一。經濟實力:目前世界三大經濟板塊貿易值已占全球貿易總值的近 8 成,其中以歐盟為最高。每年所創造的GDP 僅次於東亞地區,其每人 GDP 卻遠高於東亞地區,僅次於北美自由貿易區。 世界三大經濟板塊的比較(2005) 羅馬條約簽訂會議 申根公約 目的:取消會員國間相互之間的邊境管制。根據該協定,旅遊者如果持有其中一國的旅遊簽證即可合法地到所有其他申根國家旅遊。 申根區:截至2003年,申根的成員國增加到15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冰島、義大利、希臘、盧森堡、荷蘭、挪威、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這些國家是今天的申根區。 單一歐洲法案 目的:為消除歐盟各成員國間對於貿易所設的障礙,經由法令規定,廢除邊界管制,形成一個沒有疆界的單一市場。文憑可相互認證、會員國人民可自由居住與就業;商品與資金自由移動、移除技術性障礙、保護智慧財產、公共採購自由化等。 歐元的宣傳海報 歐元 歐盟的擴張(一) 歐盟的擴張(二) 歐盟會員國的分布圖 歐盟的擴張(三) 東擴後的歐盟:占歐洲(不含歐俄地區)總面積的86.7%,人口約四億八千萬人,占歐洲總人口的66.5 %(2005年) 與世界其他主要國家比較:1.歐盟27國面積居世界於第7位2.人口僅次於中國、印度居世界第3位3.以生產總值來看,東擴後的歐盟GDP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歐盟占世界人口比重(2007) 歐盟與主要國家的GDP比較(2007) 世界主要經濟體平均每人GDP與GDP總值比較(2007) 世界貿易中各經濟體商品貨物輸出量所占比例(2005) 世界貿易中各經濟體商品貨物輸入量所占比例(2005) 第二節 歐盟的區域發展 一、歐盟的區域發展政策 二、跨區域合作 歐盟會員國平均每人GDP指數圖 歐盟的區域差異 歐盟會員國平均每人GDP指數圖 歐盟的人口密度分布圖 歐盟地區每人平均GDP(2000-2002) 歐盟的區域發展政策(一) 背景:(東擴後的歐盟27國,所形成的明顯差異)1.所處的地理環境各異2.歷史背景的不同3.經濟實力與社會福利政策的不同 共識:發展之初,設「共同分擔」的方式來幫助歐洲落後貧窮的地區,達到歐洲共同體團結的共識。 形成:1975年設歐洲區域發展基金,作為歐洲共同體縮小區域差異的財政工具,促進會員國經濟與社會的平衡發展。 ERDF支持下的亞爾薩斯都市更新 歐盟的區域發展政策(二) 追求區域的均衡發展:首先需定義出區域 發展的水準,以作為結構基金補助的依據。 依據歐盟的區域發展政策,共有兩類需要協 助的區域: 1.第一類需協助發展區域 2.因工業生產衰退及農業生產為主的第二類 需協助發展區域 歐盟第一類與第二類目標區域空間分布圖 第一類需協助發展的區域 定義:每人GDP低於歐盟平均值之75%的區域,就需要補助。(「第一類目標區域」) 空間分布:1.南歐的希臘、南義大利、伊比利島大部分2.東歐的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羅的海三國等,德國東部及北歐部分區域。 發展特徵:1.運輸、通訊與能源等基礎設施老舊或不足2.工業結構失衡,生產效率低,產品未能配合市場需求3.高失業率導致人口外流的現象 第二類需協助發展的區域 定義:失業率高於歐盟的平均值且經濟結構面臨轉型的區域,如舊工業區、農村地區、需都市更新地區、沿海漁村地區。 空間分布:英國本寧山高地、法國西北與西南部、西班牙東北部、義大利中部與法德邊界、芬蘭、瑞典等南部沿海地區。 發展特徵:1.位在核心區內的舊工業區,因天然資源耗竭或傳統製造業如鋼鐵、造船、紡織等,缺乏競爭力而導致市場衰退。2.傳統農業區,因就業機會少,導致發展困難。3.人口稀少、位置偏僻而產業不振。 科隆—老舊工業區 跨區域合作 歐盟邊界合作區的範圍 上萊因河邊界合作區 空間分布:德國、瑞士與法國邊界,風景優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