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课时作业:4.1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2.docVIP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课时作业:4.1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三课时作业:4.13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2

2014-2015学年语文版必修三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作业2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刳去其节(kū)     雉堞圮毁(qǐ) B.蓁莽荒秽(zhēn) 子声丁丁(zhēn) C.披鹤氅(chǎn) 平挹江濑(lài) D.幽阒辽夐(qù) 得二十稔(rěn) 答案 A 解析 “圮”应读pǐ。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B.蓁莽荒秽 C.子声丁丁然 D.庶斯楼之不朽也 答案 B 解析 “蓁”通“榛”。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刳去其节 刳:剖,削 B.竹工破之 破:形容词用作动词,破开 C.第见风帆沙鸟 第:但,只 D.庶斯楼之不朽也 庶:差不多 答案 D 解析 庶:或许。 4.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竹工破之 B.皆竹楼之所助也 C.庶斯楼之不朽也 D.岂惧竹楼之易朽乎 答案 A 解析 A项为代词;其余三项均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B.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 C.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D.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用的都是排比手法,D项用的是顶真手法。 二、一法一练——托物言志  竹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实在不是一种平凡的植物,它常常作为一种人格力量、人格理想的象征。千古以来,文人雅士,多乐以竹为对象吟诗作文作曲绘画,表现狷介人格,展露隐逸意趣。王禹然地使他借竹来抒发自己的身世之叹。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竹、赞美竹,而是描写以竹所构建的竹楼,实际上是他的“心灵宅宇”。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这种抒情方式能委婉地表达作者的心志,比起直接抒情明志更显得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6.这首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被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器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其二) 李商隐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7.这首诗中“牡丹”有什么象征意义?请结合李商隐的生平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牡丹”象征遭受打击和排挤的诗人。李商隐少有才华,有理想追求,但屡受打击,有志难酬,就像诗中的牡丹,为雨所败。诗中的牡丹正处于万里阴霾的环境中,生气荡涤殆尽。想必日后遭受的摧残将远甚于今日。诗人悲叹牡丹,实际上是在悲叹自己。 三、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阅江楼记 宋 濂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及,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通赐)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夫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通隘)之严固,必曰:“此朕栉风沐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通廷),蛮琛(珍宝)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内外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