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专用高二语文导学案:《原君》(人教版).docVIP

湖南专用高二语文导学案:《原君》(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专用高二语文导学案:《原君》(人教版)

[教学目的] 一、初步了解我国明末清初时期民主启蒙思想发展的情况;了解民主启蒙思想家黄宗羲的生平及其思想。能对这些事件和人物作出评介。 二、积累有关文言文知识,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自主学习。 1. 在我国,自从1911年旧民主革命的辛亥起义,推翻清王朝、建立民国以后,君主专制政体早已是过时的历史陈迹了。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几十年来还不断有人做过封建帝王的迷梦,从北洋军阀袁世凯的悍然称帝,.到“四人帮”的江青想当“女皇”,都是明显的例证。至于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遗毒,更是至今也还远远没有肃清。因此读一读明末清初人黄宗羲的《原君》,是有意义的。 况且,在帝制盛行,黑色恐怖的岁月,有人竟大胆地喊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口号,鼓舞人民把人君打翻在地,掷其皇冠,摧其御座,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气魄!要知道,这可是轻则系身囹圄,重则惨遭灭门的“罪行”啊! 喊出这个口号的人,就是黄宗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喊出这个口号的战斗篇章——《原君》。 2、作者简况: 黄宗羲(1601—1695),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卒于清康熙廿六年,活了八十六岁。他的父亲黄尊素,是明末东林党的一个领袖,因为反对魏忠贤而被害。宗羲袖铁椎入京讼父冤,声誉渐高,为东林子弟领袖。清兵南侵,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进行武装抵抗。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次拒绝清政府的一再征召,为遗民以终。他生平著述很多,《明夷待访录》是他的代表作。书中很有些触犯封建统治者的大胆议论,因而在清乾隆年间列为禁书,直到清末才由维新派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派作为他们要求革新的思想武器而重新发掘出来。 《原君》这篇政论文主要是揭露君主专制的罪恶,指出后世之大害就是君主,表示了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 “原”是推论。。。的本原,“君”是“君道”。 3.注音 寇雠 ( ) 桀 ( ) 纣 ( ) 禹( ) 无稽 ( ) 窥伺 ( ) 曾不( ) 4.翻译句子 1、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 4、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名之为,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 二、引导学生逐段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全文四个小节可分为三层: 课文第一节从本源上考察君主的产生,说明君主的职责在于“兴公利”、“释公害”。指出君主的辛苦和牺牲精神。(板书)文章开端的“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句,实际上是指人类要求自己获得生存权利的基本愿望,这同究余作为贬义词用的“自私自利”是有区别的。 课文第二、三节指出后之君主为天下之大害。 文章第二节一开始就说“后之为人君者不然”。急转直下,提出后之君主把天下作为私产的表现。“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第三小节先将古之君和今之君作对比,“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揭示了原因——君主颠倒了他们同人民的主从关系(按现在的话说是主人与公仆关系)。再从“未得天下”和“既得天下”两个方面阐述了今之君主“以己为主“,侵扰天下的罪恶。未得天下时,“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 得天下后,还是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奉“一人之淫乐”。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然后发出那句振聋发聩的呐喊:“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然后用一句假设“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表现出一种废除君主专制的倾向。 课文第四节批判了小儒粉饰君主的谬论。对比论证古时人们爱戴君主和后世人“怨恶其君”。 基于以上认识,作者认为成汤和武王讨伐夏莱、商封之事不是轼君,而是诛除独夫。而后世之“小儒”,“规规焉”,为反动统治者妄传虚伪的、抽象的“君臣”之说,把百姓的生命看同腐鼠,作者以锋利的笔墨批判了这种谬论,提出武王“圣人”,孟子“圣言”。(加横线处为板书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