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必修2精品教案:《安妮日记》.docVIP

语文苏教版必修2精品教案:《安妮日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苏教版必修2精品教案:《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九则)》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经历与思考,感受战争对人的摧残。 二 体会安妮在困境中的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学习安妮在困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安妮在对战争的非凡的观察与思考,尤其是1944年5月3日的日记中的对战争的思考。[来源:高$考`试(题﹤库][来源:高*考じ试★题∠库ɡ;Κ;S%T`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方案一 一 导入新课 每位同学都处于花季雨季的年华,都正在书写着诗一般的日记,它记录着你青春成长的心路历程,幸福地享受着自己的快乐与忧伤,而就在上个世纪的二战期间,有这样一个十三岁的女孩,本应是个阳光女孩,可她不能沐浴阳光,本应是花季少女,可她不能在花季里“绽放”,十三岁的她就被德国法西斯剥夺了在阳光下散步的自由,这个女孩就是安妮·弗兰克。虽然她不能在阳光下散步,但她的心灵却仍可以自由飞翔,她的日记就是心灵的天空,在日记中她这样写道:没有了日记,也就没有了我。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她的日记来感受她在黑暗中的心迹。 二 整体感知 (一)解题:本文所选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 (二)快速阅读8则日记,简要概括每则日记的内容,并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准备探讨。明确: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来源:高$考`试(题﹤库ɡ:Κ_S╝T≦Κ]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 (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第9则——即使是在如此黑暗中,安妮依然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提出的问题——“因为世界虽然这样,为什么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 三 问题探讨:(可重点探讨第4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对战争与人作深入思考)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明确: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可以请学生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明确: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来源:ɡ:κ_s╝t≦κ.Com] 明确: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的对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