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文章写作与修改《捕捉动情点》备课参考
《捕捉动情点
关于“话题探究”
话题探究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入自然的思考状态。何谓自然的思考状态?即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原则、标准的束缚,完全从文本出发,从自身阅读感受出发,体会什么是动情点,动情点由何而来,以及怎么写才能抓住动情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说出的不一定就是成熟的观点,更多的时候是感受性的语言,老师可以把学生的感受搜集、整理、概括,最后得出完整的结论。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最后的理论不是老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确确实实是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有了这样一个思考过程,在以后的写作当中,学生才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这些理论。
《噪音的世界》这篇文章,作者的动情点在哪里?动的是什么情?你从哪些字句中感受到动情点?语言是有感情色彩的,作者在文中使用了“烦躁的”“噪音”“热浪”“令人窒息的”“单调”等词语,带给读者的是一种干燥、炎热的憋闷感;一种嘈杂、枯燥的烦躁感;一种被困在水泥丛林里的压抑感。在文章最后作者说“怀想”“那幽静的山林”,与前文的描写铺叙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寥寥几个字,却好像在灰暗的天空中开出一道裂缝,从裂缝中流泻下来一股难得的清凉。怀想和渴望一方面强化了前文的烦躁、厌倦情绪,同时又宕开一笔,留给读者对清静之美的想象空间。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动情点在于外界环境对心情所产生的影响,即由闹而引发一系列的感受和感想。而情的具体内容就是对现实生活中充斥着钢筋水泥的纷乱嘈杂感到烦躁,转而向往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清凉。
这篇文章能够引发学生多方面的联想。比如说:
1.现代社会高楼大厦林立,抬头只见四角天空,人的生活空间不断向纵深发展,日见狭窄、局促,连人的内心也像高楼一样封闭起来了。
2.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越来越现代化,古老的文化在不知不觉中被人们遗忘,甚至破坏。嘈杂的工地就好像人们躁动的内心,飞扬的尘土仿佛是心灵的尘埃。[来源:高[考∴试﹤题∴库GkStK]
3.自己只在杂乱的工地呆了一小会儿就觉得无法忍受了,可是那些建筑工人却日日夜夜生活工作在那里,谁关注过他们的生活状况?谁又关心过他们的心理状况?
4.自然有幽静的山林,心灵也需要一片幽静的山林。
这些都是阅读后可能产生的写作联想。此外,学生还可能想到作者的动情点是怎么来的。由此可以适时地强调观察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同时,有效地记录自己内心刹那间的震动也很重要,动情点有时候是稍纵即逝的,如果不及时记录,很可能就会变成过眼云烟般的喟叹,试想一下如果《噪音的世界》的作者只是在看到眼前景象的时候感叹一下:真热啊!真吵啊!又怎么会有这么一篇形象生动而又不乏深刻的文章呢?动情点只是一个触发点,它需要在思维的引导下纺成线、织成布。比如说,上学路上走过一座天桥,看见栏杆上,桥面上布满了小广告,见者都会感叹小广告影响市容,如果学生能够进一步联想到制作小广告、粘贴小广告的人们的心灵上也已经贴满了小广告,他们是心灵盲人,并由此生发开来,一篇不错的文章构思就产生了。化用雕塑大师罗丹的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动情点,缺少的是发现动情点的眼睛。所以,老师应该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想想、说说在生活中曾经出现过的动情点,学生的思维是活跃而丰富的,经过思想火花的碰撞,学生和老师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
一、何为“动情点”?
“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通过它能够引起我们的种种情思。古人见柳思别离、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遇水生愁绪,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在那一刻,柳、月、秋、水就是诗人的“动情点”,就是和心境吻合的情感触发点。
很多观众对有的节目主持人产生了审美疲劳,不是他们主持得不好,而是他们习惯于只把握一种“动情点”──落泪。单一的动情形式演变成固定的煽情方法,看多了自然就会失去兴趣。实际上,人在不同事物面前会产生不尽相同的“动情点”,即使是在同一事物面前,不同的人有时候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候一个人在类似情况面前也会因为年龄的变化、经历的增多、立场角度的改变而触发不同的“动情点”。
人有喜怒哀乐愁很多种感情,当你看见沿街乞讨的人会心生怜悯,当你遇到儿时伙伴时会喜出望外,当你听说坏人坏事时会义愤填膺,当你面对挫折时会沮丧彷徨。更深一步,只是一个“哭”,失去亲人时是伤心欲绝的哭,久别重逢时是喜极而泣的哭,身陷困境遇人帮忙时是感动的哭,有时候甚至是含泪的微笑,那到底是笑呢还是哭?为什么笑,又为什么哭?哭哭笑笑里面蕴涵的是什么?学生能不能体会到其中的千差万别直接影响到他对“动情点”的捕捉。
同样是看一部电影,观众会出现多次的高潮反应,一方面是因为电影本身创设了多个“动情点”,另一方面,每个人的“动情点”又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欣赏电影《孔雀》,有的人受到女主角对理想执著追求的感染,有的人感动于哥哥虽然傻乎乎却很是善良的性格,而有的人却一面唏嘘弟弟的堕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V优化二拖一:《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V优化二拖一:《说 木叶》 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V优化二拖一:《逍遥游》同步练习 .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V优化二拖一:《边城》同步练习 .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V优化二拖一:《滕王阁序》同步练习 .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V优化二拖一:《逍遥游》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V优化二拖一:《陈情表》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测练及答案 1 沁园春 长沙.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测练及答案 10 短新闻两篇.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V优化二拖一:《边城》教案.doc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