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章节比较文学基本类型与方法new幻灯片.ppt

第三章节比较文学基本类型与方法new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1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佛王维。他被称作诗佛就是因为他信奉佛教。他给自己取的字就是“摩诘”他的作品当中大多也表现了他的佛学思想。 《鸟鸣涧》 :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杨慎的《临江仙》) 《红楼梦》、《西厢记》、《桃花扇》人生如梦 佛教对中国文艺理论的影响 佛教的境界启迪了唐代王昌龄的“意境说” 佛教的虚静生思、澄怀味象、思与境偕等命题激发了刘勰的“神思说” 佛教的顿悟也启发了宋代严羽等的“妙悟”说 还有基督教《圣经》和伊斯兰教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921年,周作人在《圣书与中国文学》一文中,认为:“现代文学上的人道主义思想,差不多也都从基督教精神出来。” 基督教《圣经》中的典故和用语进入我国文学的创作领域,诸如“天使”、“天国”、“圣母”、“福音”、“十字架”、“乐园”、“赎罪”、“忏悔”、“犹大卖友”、“夏娃”、“亚当”等,对我国的现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鲁迅、周作人、冰心、庐隐、巴金等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都流露出博爱平等的基督教济世思想,并且选用《圣经》中人物形象作为原型 三、文学与自然科学 科学的发展以其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求实的精神影响着文学,特别是它所导致的人们的思维哲学世界观的更新变化,更对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 吸收一些重大的自然科学的思维成果,可以大大促进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这类研究是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方法、手段来研究文学,使以往主要依靠形象思维的文学研究,增加了科学的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 数学方法完全可以用于文学研究。数学方法是运用数学领域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数量、结构方面的描述、计算和推导,然后作出论断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研究,如移植数学中的某些概念和理论,或进行数据统计。 每个作家的文风是不会完全相同的,因此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辨认有争议作品的真正作者。美国学者门登霍尔于1887年就撰文提倡建立作品的“词谱”(即词长的频率分布),用以识别作家。 结果证明狄更斯三字词用得最多。 第四节 比较文学研究方法 历史的实证的方法 审美的批评的方法 跨文化的“异同比较法” 文化模子寻根法 双向阐发研究 对话研究 艾田伯在《比较不是理由》中说,“将历史方法与批评精神结合起来,将案卷意见与‘文本阐释’结合起来,将社会学家的审慎与美学家的大胆结合起来,从而一举赋予我们的学科以一种有价值的课题和一些恰当的方法” 跨文化的“异同比较法” 既有类比,又有对比,从求同出发,进而辨异,进而探究其深层原因 同时,在异同的比较中,发现各自的民族特色和独特价值,寻求相互理解沟通与融合。 文化模子寻根法 华裔学者叶维廉提出,所谓“文化模子”,就是以某种价值原则为根据形成的历史生活传统。 追根溯源,从其不同的文化立场来进行观照比较。(青蛙和鱼)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在地铁车站 (埃兹拉·庞德)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双向阐发研究 阐发研究1976年由台湾学者古添洪等首先提出,强调西方理论对中国文学和文论的阐发。后大陆学者提出变单向为双向。 王国维以西释中:西方戏论——中国剧作——中国没有悲剧 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交响曲般的结构和音乐化的描写;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和米兰·昆德拉对四重奏结构的借鉴等。 戴望舒《雨巷》、徐志摩《再别康桥》体现的节奏感、韵律感等 中西文学(尤其是诗)共同追求的语言的音乐美(音响、节奏等) 音乐小说 《约翰·克利斯朵夫》 音乐家题材:可让读者了解音乐家的成长和创作情况,欧洲音乐文化氛围和深厚的传统,充满音乐知识和术语 交响曲般的结构:起伏跌宕、气象万千,卷帙浩繁,结构宏大;作者按交响曲四乐章形式给作品最后编定为四册。 抒情格调和音乐化描写:用人物的心灵和情感而不是用事实来组织小说,自然、心灵和音乐融为一体,充满大量音乐化的描写,语言绚丽流畅,澎湃汹涌。 1785年由德国诗人席勒所写的诗歌。贝多芬为之谱曲,成为他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要部份。 而这首由贝多芬所谱曲的音乐成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