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清代诗文 一、清代诗歌 1.遗民诗人 ①顾炎武(1613~1682) 初名绛,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积极抗清,后亡命北方,终老陕西华阴。 其诗是诗人崇高的人格和深厚力学的表现,笔墨矜重,不假巧饰。其格调质实坚苍,沉雄悲壮,接近杜甫。沈德潜:“词必己出,事必精当,风霜之气,松柏之质,两者兼有。就诗歌品论,亦不肯作第二人”。 代表作《精卫》,讽刺专营安乐窝的燕雀之辈,表示“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的决心。 ②黄宗羲(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积极抗清,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是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论诗称“情者,可以贯金石,动鬼神”。诗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③王夫之(1619~1692) 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举人。明亡后隐遁归山,埋首著书,博通经学、史学和文学,学者称船山先生。生于“屈子之乡”,受楚辞影响,步武《离骚》,用美人香草寄托抒怀,含蓄蕴籍,深沉瑰奇。 ④吴嘉纪(1618~1684) 字宾贤,号野人,江苏泰州人。一生布衣。其诗幽淡似陶,沉痛似杜,形成质朴古淡的苍劲风格。 ⑤岭南三大家 屈大均,以屈原后代自居,诗歌奔放纵横,激荡昂扬,于雄壮中飞腾驰骋,豪气勃勃,表现坚定的抗清立场和意志。 陈恭尹,感时怀古,抒发亡国之悲和矢志复明的决心。 梁佩兰,诗多酬赠与写景。 2.江左三大家 ①钱谦益(1582~1664) 字受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早年属东林党,南明时出任礼部尚书,降清后曾任礼部侍郎,后辞归参加抗清活动。 其诗熔汇唐宋诗于一炉,诗作沉郁藻丽,出入李杜韩白苏陆之间。 钱谦益总结了明代诗歌复古与反复古斗争的历史经验,拓宽了诗歌的取材范围,提倡正确的学习态度,并且大力提携后进,培养新秀,扩大影响,从而扭转明诗的局面,开创清诗的诗风。 ②吴伟业。 为诗华艳绮丽,缠绵凄恻,形成独特的“梅村”体,把古代叙事诗推向新的高峰。代表作《圆圆曲》。 ③龚鼎孳。 3.南施北宋 施闰章(1618~1683),安徽宣城人。擅长五言,诗风温和,颇多涉及民生疾苦。 宋琬(1614~1674),山东莱阳人。工于七言,诗风雄健,偏重描写一己之遭遇。 4.南朱北王 ①朱彝尊(1629~1709),浙江秀水人。前期诗歌内容充实,格调激越,取法唐人;后期则日趋空廓和颓唐,转学宋诗,形成秀水派。 ②神韵说 代表人物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渔洋山人,新城(山东桓台)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带经堂集》92卷。 王士祯继钱谦益、吴伟业之后成为康熙年间的诗坛领袖,主持风雅数十年。主张“神韵说”,以司空图“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和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为诗的最高境界。其刻画自然景物的小诗,光昌流利,清淡闲远,别饶佳趣。其中《真州绝句》、《秦淮杂诗》等,画境诗情,交融无间,极负时誉,确有“神韵”意趣。 这种诗风恰好适应了冲淡反抗意识和粉饰太平的需要,但从文学发展趋向看,却标志着清初现实主义诗风的逐渐削弱和转变。 5.南查北赵 查慎行(1650~1727),浙江海宁人,朱彝尊表弟。推衍宗宋诗风,学习苏陆,成为宗宋一大家。 赵执信(1662~1744),山东益都人,王士祯甥婿,却不满王士祯的论诗主张,崇尚晚唐,诗思巉刻,有意标新。 6.格调说 代表人物沈德潜(1673~1769),奉唐诗为圭臬,倡导格调说,宣扬“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含蓄蕴籍的诗风,属于正统的一派。 7.肌理说 代表人物翁方纲(1733~1818),倡导“肌理说”。所谓“肌理”包括“义理”和“文理”,要求作诗以学问为根底,以考据入诗,显然是清代大力提倡经学和乾嘉学派盛行下的产物。 7.江右三大家 ①性灵说 代表人物袁枚(1716~1797),字才子,号简斋,钱塘(杭州)人。乾隆年间进士,33岁辞却县令,著书立说。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80卷及《随园诗话》等,存诗四千余首。 袁枚是清中叶诗坛上的重要诗人,为诗倡导“性灵说”,从公安三袁发展而来,主张作诗要有真性情,要有个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