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离子载体—交换法 选用具有离子交换剂的载体,在适宜的pH下,使酶分子与离子交换剂通过离子键结合起来,形成固定化酶.常用的带有离子交换剂的载体如下DEAE一纤维素、TEAE一纤维素、AE—纤维素、CM—纤维素、DEAE一葡萄糖、肌酸激酶等. 3.活化载体—共价结合法 a.重氮法 b.迭氮法 c.卤化氰法. d.缩合法 e.烷基化法 4.物理包埋法 此法是将酶分子包埋在凝胶的细微格子里制成固定化.常用的凝胶有:聚丙烯酸胺、淀粉、明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钙、桂树脂等.用凝胶包埋法制备的固定化酶如: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乳酸脱氢酶等. ? 2.电化学免疫传感器(Immunosensor)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1.抗体(antibody)和抗原(antigen) 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有5种,分别命名为IgG,IgA,IgM,IgD和IgE,无脊椎动物不产生免疫球蛋白.鱼有IgM,两栖类有IgM和IgG.除人类有5种免疫球蛋白外,大多数哺乳动物只有IgG,IgA,IgM和IgE四种免疫球蛋白. 抗原是一种进入机体后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它可能是生物体(如各种微生物),也可能是非生物体(如各种异类蛋白、多糖等).通常,分子量大于10000,而且具有一定结构(如苯环或杂环等结构)的物质均可成为抗原性物质,都能有效地诱发产生抗体.有些分子量较小的物质,如某些药物和激素在动物体内并不产生抗体.但将这种小分子量的物质用化学法结合到某种载体(通常是大分子蛋白质)上,再用这种结合物可诱发产生抗体.通常把这样一些小分子量物质称为半抗原.用半抗原的结合物诱发产生的抗体,其中有些是抗这个半抗原的抗体,可与其半抗原结合,其结合常数有时高达1011.由此可见,若待测物是具有特定结构的大分子蛋白质,可直接用来制备抗体;若为分子量较小的半抗原,则需将它进行化学修饰结合到大分子载体上才能诱发产生抗半抗原的抗体。 3.组织传感器 以动植物组织薄片材料作为生物敏感膜的电化学传感器称为组织电极,此系酶电极的衍生型电极.动植物组织中的酶是反应的催化剂.与酶电极比较,组织电极具有如下优点: 1.酶活性较离析酶高. 2.酶的稳定性增大. 3.材料易于获得. 肝组织电极的研究及应用 动物肝组织中含有丰富的H2O2酶,可与氧电极组成测定H2O2及其它过氧化物的组织电极.1981年Mascini等研究了数种哺乳动物和其它动物(鸟、鱼、龟)的肝组织电极,翌年,报道了基于牛肝组织的H2O2电极. 牛肝-H2O2电极 取0.1mm厚牛肝一片,覆盖子氧电极的特氟隆膜上,用“O”型橡皮圈固定,即成牛肝组织电极.在pH6.80的缓冲液中,使电极与空气中的氧平衡,然后加入底物,底物为浓度大于1O-5mol/L H2O2溶液.反应产生的氧气到达氧电极的特氟隆膜时,使电极输出增加.在1×10-4mol/L底物浓度时,1.5min即可获得稳定电流,如图所示: 若向溶液中通以氮气,以降低氧的溶解度,减少空气平衡溶液中氧的残余电流(约10μA)至十分之几微安,检测下限可降低至1X10-5mol/L,相关系数: R=0.997(n=9). 植物组织膜电极结构图解 a一水瓜, b一果皮, c-中果皮,d-内果皮 1-中果皮组织薄片 2-固定化骨架 3-透气健, 4-垫圈 5-内电解质 6-复合PH电极 7-塑料电极体 3-7为二氧化碳气敏电极结构 4.电化学DNA(基因)传感器 8.3 生物传感器 ( Biosensor) 一.概述 1.定义 传感器—能感受(或响应)一种信息并变换成可测量信号(一般指电学量)的器件。 生物传感器—将生物体的成份(酶、抗原、抗体、DNA、激素)或生物体本身(细胞、细胞器、组织)固定化在一器件上作为敏感元件的传感器称为生物传感器。 2.?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组成 敏感元件(分子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器件 3.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1) 将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已经研究的大部分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均属这种类型。例如酶传感器,酶催化特定底物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一种新的可供测量的物质,用能把这种物质的量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和固定化的酶相耦合,即称为酶传感器。 (2) 将热能变化转换为电信号 (3)??将光效应转换为电信号 (4)??直接产生电信号 4. 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1).根据生物传感器的输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汉中洋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音乐开学第一课.ppt VIP
-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产业链与价值链.pptx VIP
- 2025年四川高考理综真题(化学部份) .pdf VIP
- 《太阳能光伏发电》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中音乐必修《歌唱》人音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植物妈妈有办法》公开课教学设计、逐字稿及说课稿.docx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一种具有新型组合密封结构的同心双管水力喷射泵.pdf VIP
- 嵌入式实验与实践教程—基于STM32与Proteus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