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课件--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pt课件--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

怎样预防职业性血液接触? 很多的针刺和割伤可用安全的操作来避免,如前用过的注射器丢弃在专用容器中。 估计操作有血溅可能时采用适当的保护工具:手套、护目镜、面罩、防渗漏防护服等。(抢救受伤者、气管插管、接产) * 手套的使用 手套的使用:是屏障作用,防止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病人、其他人进行如下操作时应戴手套:接触病人体液、污物、处理污物。 * 什么时候开始补救治疗? 1、乙肝:越早越好,24h内最佳,最迟不超过7天。 2、艾滋病:越早越好,最好在几小时内。 * 普遍性防护原则的操作内客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以下内客: 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2、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 3、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4、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5、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 6、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7、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 再次提到洗手 医务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也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务人员的手上沾着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用洗手液和水清除干净。 * 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 接触体液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 * * 4、使用后的一次性输血器(袋)、注射后的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导管、引流袋等放入黄色垃圾袋,达3/4集中封袋,处理方式同上1。 5、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锐器(针头、缝合针、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放入黄色利器盒, 达3/4封盖,处理方式同上1。 * 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0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卫 生 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 》 * 卫 生 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卫 生 部《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 *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实施 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治安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职业危害 与防护 * 什么是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从而具有被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 * 经血液传播疾病和化疗药物伤害是医护工作人员主要面对的职业危害。 经血液传播疾病特别是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医护人员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 * 同时大量研究证实,化疗药物对操作人员可能产生潜在的职业危害。目前,医护工作者防护意识极度缺乏,职业暴露危险普遍存在。 * 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避免职业暴露已经近在眉睫! * 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 1、注射占护士工作量2/3护理人员如被刺伤有可能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 2、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容易受到抗肿瘤药物毒性潜在的职业危害。 。 * 职业性接触病人的血液 接触到病人的血液可通过针刺、锐器割伤或者是病人的血液溅到眼睛、口腔或者皮肤。急、重症救护、突发事件及紧急抢救,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更易发生针刺、锐器割伤事件,职业总暴露的危险性更大。 * 接触到血液后被感染的危险有哪些? 1、乙肝(HBV):没有经过乙肝疫苗注射者,若被告有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锐器割伤一次,根据其乙肝病人e抗原(HbeAg)的情况,其感染率是6~30%。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阳性的病人表示血液中含乙肝病毒量多,因此传染的机会大。 * 2、丙肝(HCV):基于有限研究:被含有丙肝病毒的针头刺伤或说器割伤的感染率是1.8%、通过血溅而引起感染的感染情况目前还不清楚。 * 3、艾滋病毒(HIV):被含有 HIV的针头刺伤后,平均感染率 0.3%;被含有HIV的血液溅到眼睛、鼻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