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西师大版语文三上第一单元《小萝卜头》说课稿.docVIP

2017秋西师大版语文三上第一单元《小萝卜头》说课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秋西师大版语文三上第一单元《小萝卜头》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小萝卜头》 说 课 稿 教 师:严克飞 2013年11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小萝卜头》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萝卜头的故事》是西师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通过小萝卜头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表现了小萝卜头虽然身陷困境,但他渴望自山,渴望家的温暖,对解放后的新生活充满了希望。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正是他短暂人生的典范之处。小萝卜头是长篇小说《红岩》里的一个人物,他的原型叫宋振中。故事读来让人感慨、落泪。 黄河奔流大江东去,流不尽的是中华儿女万世不竭的英雄情缘。英雄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文与《虎门销烟》《歌唱二小放牛郎》《后羿射日》组成了“典范人生”的文化主题。这些英雄形象有的出自神话,有的出自史实,有的出自故事,有的出自诗作,不同的事迹,但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昭示着崇尚正义,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要学生通过阅读接受高尚情操的熏陶,将这种品格与精神融于意识,积淀于心底,打好人生的底色。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两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小萝卜头为什么要把捉到的漂亮的小虫放走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过程与方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小萝卜头都想些什么。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萝卜头对自山的向往。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自由、民主的新生活。 3.教学重、难点 本文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品读重点词句与想象结合法: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画面,抓重点词语理解文章,解决教学重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要教会学生学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②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为着人生的,语文是向着生活的。所以,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世界,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为基础感悟理解课文时,教师要做适时的指导。朗读是品味内容,体会感情的最佳选择。 2.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也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交流沟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根据本课特点我布置了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有关小萝卜头的资料。“圈、点、勾画”的常规读书标记法更要坚持。 三、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孩子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萝卜头很小就被关进了监牢,过着非人的生活,真是太可怜了。但是,小萝卜头和我们大家一样,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对待那只在他看来非常漂亮的小虫时,态度是怎样变化的。 2.细读品味,体会感情 (1)小萝卜头在监狱的铁窗附近捉到了一只小虫子,这是一只怎样的虫子呢? 布置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 (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的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的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蜘蛛似的小眼睛。) (2)分析这段话: ①指导学生找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小虫的薄壳比作纱巾,把小虫的眼睛比作红珠子。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读出小虫的美丽。) ③引导学生找出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萝卜头喜欢这只小虫? “突然被什么新事物吸引住了。他追着、跑着,只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哟,你看!” (从吸引、追、跑、直跑、不住地挥,这些词语中体会小萝卜头的兴奋、激动和喜悦。) “‘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 (引导学生抓住“尖叫”感情朗读,并演示动作“伸手捉住”体会小萝卜头的快乐。) “小萝》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惟恐伤害了它。” (从轻轻捧着、惟恐伤害,体会小萝卜头对虫子的喜爱和保护) (3)集体讨论: ①小萝卜头太喜欢那只漂亮的小虫子了!把它装进了火柴盒,让小虫留在身边陪伴自己有多好啊。可是,他为什么又把小虫放了? ② “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小萝卜头看到小虫子缓缓飞出栏杆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置身于文本之中,此时的学生已经不再是自己了,而是与主人公一起喜、一起悲、一起欢、一起愁。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获得独特的个性体验,把文本感悟和人生感悟结合起来,有的学生会读到了小萝卜头对生命的珍爱,有的学生会读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