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6单元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练习)(解析版)
6.2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 詹天佑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受政府派遣出国留学的成员。在美国学习期间,他
①目睹了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②立志要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政治制度
③感受到了中西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④发愤学习,立志报祖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詹天佑主要从事铁路建设,自主设计中国第一条铁路,他的志向不是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政治制度,故②错误,排除,其他选项均符合题意。
2. 詹天佑在美国专门学了四年的铁路工程,回国后却被差遣到福州水师学堂学习驾驶海船,原因是
A. 詹天佑在美国没有获得学位
B. 清政府的腐败
C. 清政府正在备战中法战争
D. 詹天佑参加的保路运动成为武昌起义爆发的导火线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詹天佑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在回国前已经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学士学位。中法战争开始于1883年,法军偷袭马尾军港后,清朝才被迫宣战,提前并没有备战。保路运动发生于1911年,而詹天佑回国是在1881年。故选B。
3. 关东铁路工程的难点是滦河大桥,滦河大桥的桥墩采用的建造法是
A. 打桩法
B. 气压沉箱法
C. 直井施工法
D. 混凝土沉箱法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主要考查史实,联系教材可知,詹天佑在英、日、德三国工程师都无法解决深水急流中打桩难题的情况下,克服技术难题,采用新式气压沉箱法建造桥墩,成功地建造了中国19世纪末最长的铁路大桥,所以此题答案为B。
考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詹天佑建造滦河大桥铁路的相关史实的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4. 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时,面临的困难局面有
①沿线重峦叠嶂,面临许多技术难题
②修路工具简陋,缺乏现代化的施工设备
③清政府严令按时通车,且处处掣肘
④外国人冷眼旁观,且不断进行舆论攻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修建时的困难局面,根据所学知识,清政府的拨款尽管有限,但也是经过预算的,所以不能得出清政府处处掣肘这一结论。而根据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来看,清政府是积极支持京张铁路的。故③排除,所以C项正确。
点睛: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
5. 通过从詹天佑接任京张铁路总办这件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感受到的精神,不包括
A. 维护国家权益
B. 敢于挑战困难
C. 痛恨清朝政府
D. 具有创新意识
【答案】C
【解析】根据修建京张铁路所面临的艰苦条件及帝国主义的态度,我们可以判断,这体现了他不畏艰险,勇于创新以及热爱祖国的精神,故选C。
6. 在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中,不论是古代的屈原、王安石,还是近代的詹天佑、林则徐,他们这些自强者的共同特点是
A. 取得社会的支持
B. 为人生的理想执著地追求
C. 认识自己的长处
D. 避开自己的短处
【答案】B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7. 鸦片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远涉重洋,奔赴欧美、日本等地寻求新知,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近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出国留学运动开始于
A.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俄国十月革命后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关于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出国留学现象,考查史实,联系所学,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872年,中国政府派出第一批幼童留学生,联系选项,应该是洋务运动期间,答案为B。
考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8. 1876年,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通车,中国人第一次听见了火车的汽笛声,但比英国足足晚了半个世纪。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①工业革命成果未传入中国
②清政府腐朽落后
③人们思想观念封闭落后、愚昧
④中国一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隔断了与世界的联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D
考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这道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国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以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
材料二幼童们非常容易“美国化”,不愿穿中式服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四单元 第三十八课.docx
- 第十四单元 第四十课.docx
- 第十二章综合检测题.ppt
- 第十四章 第3讲.docx
- 第十四章 第4讲.docx
- 第十四章 第5讲.docx
- 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课件(27张).pptx
- 第四、五章 检测试题.doc
- 第十章知识梳理.ppt
- 第四单元 第11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doc
- 精品解析:[首发]陕西省黄陵中学高新部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6单元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6单元第3课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同步练习)(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同步练习)(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2.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2 专题2.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1章第2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经过同步练习(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1章第2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经过同步练习(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1章第1节 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练习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1章第3节 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励精图治的清康熙帝练习题(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