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优选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原卷版).docVIP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优选整合】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单元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原卷版)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测试) (满分60分,30分钟完成) 班级姓名总分 一、选择题(32分,每题2分) 1. 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最终以沉船上发现的瓷盘碎片(下图)确定了该船只的身份。据此获取的信息是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A. 制瓷技术的高度发达 B. 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 C. 洋务运动的历史见证 D. 甲午战争的中国惨败 2. 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 A. 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 B. 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C. 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 D. 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 3. 战国《考工记》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这表明 A. 手工业内部分工细密 B. 冶金业高度发达 C.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D. 小农经济的推动 4.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B.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 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 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5. 北魏文成帝兴安元年(公元452年),陕城镇将崔宽看到弘农(今河南灵宝附近)这个地方出产的漆、蜡、竹、木价钱比南朝市场上便宜好几倍,于是他利用职权走私,发了大财。这说明当时 A.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效卓著 B. 官商勾结营私之风盛行 C. 北方经济水平高于南方 D. 南北地区经济往来仍在继续 6. 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正确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①中国的丝织业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的农业比较发达 ③本材料可用来直接证明商朝已有种桑养蚕的历史 ④商朝时人们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7. 官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中占有优势,以下不属于它的主要特点的是 A.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模的作坊生产 B. 主要生产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和武器 C.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D. 主要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8. 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 A. 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 B. 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 C. 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 D. 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9. 下列史料能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是 A. 《周礼》提到的“妇功” B. 司母戊大方鼎 C. 《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 D. 采用灌钢法制作的兵器 10. “订烧瓷”系指外国客商根据本国需要前来中国订制的瓷器。下图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786年在中国定制的五彩咖啡壶设计图稿(仿自欧洲银器)。材料反映了 A. 中国瓷器逐渐融入世界贸易网络 B. 订制瓷器为迎合欧洲皇室的需要 C. “订烧瓷”成为中西贸易主体 D. 外销成为制瓷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11.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 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 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 C. 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 D.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12. 下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 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C. 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 D. 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13. 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人以菲律宾为中转站,将大量美洲白银输入中国,换取江南的手工业产品返销到菲律宾和墨西哥,获利丰厚。江南出口的手工业品最可能为 A. 蔗糖 B. 棉布 C. 纸张 D. 瓷器 14. 下图为新疆出土的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局部)。该织锦结构复杂,工艺精湛。经考证,专家认为这是当时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据《史记·天官书》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①汉代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心态 ②汉代的官营纺织业技艺精巧 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 ④汉代流行的字体是楷书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